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

一种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

发布时间: 2023-10-17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成果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将聚乙烯醇溶于蒸馏水中,按质量计,再加入1~5wt%的水溶性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20~-70℃的温度下冷冻8~24小时后,再在室温环境下解冻、加热,制得粘度为180~***的纺丝原液;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在接收屏上得到强度为1045~1800N/㎡的高强度聚乙烯醇纳米纤维无纺织物。由于本发明对PVA溶液进行了冷冻解冻处理,提高了分子间链缠结,形成了更多的分子间氢键,能显著提高所获得的纳米纤维的拉伸强度。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有利于PVA纳米纤维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
成果亮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高强度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及装置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乙烯醇纳米纤维,按质量计,它包括1~5wt%的水溶性端羟基超支化聚酯;所述纳米纤维为无纺织物,强度为1045~1800N/㎡。 一种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乙烯醇溶于蒸馏水中,按质量计,再加入1~5wt%的水溶性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在室温中,以***~1℃/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70~100℃,搅拌条件下充分溶解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溶液; 2、将混合溶液置于-20~-70℃的温度下冷冻8~24小时后,再在室温环境下解冻;重复本步骤2~7次; 3、将解冻后的混合溶液加热,控制其粘度在180~550 ***,制得纺丝原液; 4、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在接收屏上得到一种强度为1045~1800N/㎡的聚乙烯醇纳米纤维无纺织物。
团队介绍
发明人: 戴礼兴 黄梅 孙君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3-10-19

刘全

苏州大学

教授

综合评价

该成果涉及一种纤维成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该技术创新性很强,且技术成熟,投资回报比较可靠。总体而言,该项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较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