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棒状N、Ag 共掺杂TiO2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棒状N、Ag 共掺杂TiO2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 2023-10-17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成果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状N、Ag共掺杂TiO2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它以可水解钛盐为主要原料,以可溶性氮盐、银盐为氮、银元素的掺杂剂,通过水解、研磨、煅烧等工艺,在烧结的过程中诱导取向,控制其形貌,最终得到了棒状N、Ag共掺杂TiO2。本发明所得纳米粉体具有粒度小、形貌规则、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等特点,该工艺由于合成速度快、成本低、产率高、无污染,具有工业化推广价值。
成果亮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形貌可控,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的棒状N、Ag 共掺杂TiO2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棒状N、Ag 共掺杂TiO2 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含氮物质加入到体积比为1:2~9 的钛酸酯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N 和Ti 的摩尔比为1~5:100,混合均匀后得到微黄色透明混合液体;所述的含氮物质为硫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高氯酸铵、硝酸铵、尿素和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2)在搅拌条件下,将含有水蒸气的空气输送到混合液体中,待微黄色透明混合液体变成白色乳液,停止反应; (3)减压蒸馏后将得到的白色粉末置于鼓风烘箱中,再在40~6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8~12 h,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状的纳米颗粒; (4)将硝酸银溶于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中,Ag 和Ti 的摩尔比为1~5:100,加入步骤(3)得到的纳米颗粒,研磨至干后置于鼓风烘箱中,在40~80℃ 的温度条件下干燥处理2~3 h;
团队介绍
发明人: 王作山 郑敏 周秀峰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3-10-19

刘全

苏州大学

教授

综合评价

该成果涉及一种无机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棒状N、Ag 共掺杂TiO2 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创新性很强,且技术成熟,投资回报比较可靠。总体而言,该项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较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