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谷2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豫谷1号为母本,以陇谷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生育期138天左右,株型下披,茎杆粗壮无分蘖,幼苗绿色,成株色绿色,圆筒型穗,穗码较紧,短刚毛,刚毛绿色,白谷黄米,米质粳性。该品种平均株高***厘米,茎粗***,主茎可见节数14节,穗长***厘米,单穗重***克,穗粒重***克,单株草重***,出谷率***%,千粒重***克。适宜在甘肃中东部地区、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固原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西北春谷区种植。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小米粗蛋白(干基)***%、粗脂肪(干基)***%、粗淀粉(干基)***%、赖氨酸(干基)***%、支链淀粉(占淀粉)***%。陇谷23号田间自然感病调查,抗谷锈病;中抗谷瘟病;中抗白发病;田间接种鉴定,对黑穗病表现为抗病;中抗玉米螟。2021年在全国第十四届优质食用粟米平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
陇谷23号是一个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优质谷新品种。
1、优质:小米色泽金黄、适口性好,富含蛋白、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2021年在全国第十四届优质食用粟米平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
2、高产:2019-2020年,陇谷23号在甘肃省谷子品种多点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较豫谷18号(CK)增产***%。2020年,在甘肃全省范围内的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 kg/hm2,较豫谷18号(CK)增产***%,8个试点均表现增产。试验中该品种最高产量达到***。2020年,在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 kg/hm2,较对照大同29号减产***%。
3、抗病、抗倒:2020年在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会宁实验站进行田间自然感病调查,抗谷锈病;中抗谷瘟病;中抗白发病;田间接种鉴定,对黑穗病表现为抗病;中抗玉米螟。田间未发生倒伏现象。
4、适应性广:适宜在甘肃中东部地区、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固原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西北春谷区种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杂粮研究室现有研究员4名,副研1名,助研2名,其中博士2名。是国内位居前列的优质糜谷育种团队,是拥有68年育种实践的育种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大田育种技术、方法并创新大批优质材料。在继承老一辈育种家育成优质谷经典品种陇谷6号的基础上,育成了陇谷10号、陇谷11号、陇谷13号、陇谷032、陇谷029、陇谷23号等优质谷品种14个,其中陇谷11号、陇谷13号生产应用至已超过10年。育成品种覆盖全省春谷早熟区。目前在国家谷子高粱产业体系的带领下,育种目标已转向优质、抗除草剂、中矮秆谷子品种选育。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沁农作物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作物学会)
评价时间:2023-10-07
综合评价
该成果作为优质谷新品种应用,具有抗旱、抗病、抗倒优势,适宜区域广,易栽培;用种量少,中等以上肥力即可,产量高,投入产出比高,已推广;小米色泽金黄、适口性好,富含蛋白、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易开发。尤其是产量、抗白发病、黑穗病、抗倒性方面,比省内产区内主推品种陇谷11号有着极强的竞争优势,完全可作为替代品种。可用于谷子品种的种业开发、农业产业开发公司种植业结构调整、产区内政府扶持的杂粮特色产业品种选用、小米开发企业加工原料。抗旱耐瘠薄性强,对干旱地区的土壤水分和养分资源利用率高,应用前景广阔,建议在甘肃中东部地区、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固原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西北春谷区种植。
另外,该品种属于优质谷常规品种,小颗粒作物,存在品种自然退化和易混杂现象,需要在使用过程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隔离繁种,要特别预防谷子白发病、黑穗病的传染,持续保持环保清洁生产。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