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能机器人“慧听”人机交互系统研发

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能机器人“慧听”人机交互系统研发

发布时间: 2023-09-27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成果介绍
呼吸是最基本生命活动。在危重、高龄病人,以及应急救援、养老照护等环境下,呼吸状态的快速评估与持续预警监测都是至关重要的诊疗措施。呼吸音含有丰富的人体自然交互信息,可通过对呼吸音的智能分析和交互设计,挖掘在除医疗外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目前第一代完整的呼吸音采集设备已研发完毕,完全实现呼吸活动的柔性无感持续智能监测评价和适应多场景下交互设计需求,提高医疗救护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减轻医疗及养老行业人力与经济运营成本,创新引领社会与经济发展。
成果亮点
(1)基于驻极体薄膜的高灵敏度接触式压力传感器 本成果基于驻极体的自驱动压力传感器的自供能、响应速度快和灵敏度高等优势,设计了一种用于可穿戴式声音监测的高灵敏度柔性驻极体压力传感器,以实现对人体呼吸音与心音地长期、实时监测。 (2)智能呼吸音监测分析预警平台 通过深入临床大规模收集心音和呼吸音样本、对病理性样本进行学习训练,对信号的模式识别进行研究匹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两种识别模式,对病理性声音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智能化参考病症分析。由于呼吸音信号的复杂性,同一种类型的呼吸音有不同人或是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发出时,样本数据不完全相同,传统方法容错率与识别率极低。本成果将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音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和特征标定,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测试和集训,实现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参考。 (3)呼吸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 通过分析多个智能呼吸音监测预警操作系统的使用场景、认知特点、输入和输出方式,归纳出它们在交互设计上的一般性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缺陷。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如人因功效学、设计语义学、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等学科,进行了全面整体的交互设计研究。
团队介绍
项目团队成员构成全面,由来自于协和医院的临床医生、电子科学与技术及新材料领域专家、人工智能领域工程师组成,具备强大的医工联合研发基础与能力,配合默契,工作高效,前期自主研发了呼吸音智能监测和诊断设备,安全有效性已经通过动物实验检测。 团队带头人蔡开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腹腔镜外科学会内镜外科学组组长,《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国内外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百余项。长期深耕医工交叉研究,具有丰富的医工交叉合作经历,曾主持多项医工交叉课题:肺炎应急攻关项目:智能化呼吸功能失代偿预警设备与技术研发,2020/3-2020/8;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能机器人“慧听”人机交互系统,2021/01- 202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电磁层析显影技术的直肠肛门排便生理功能的精准测量及临床诊断价值评估,2022/01-2025/12。曾指导研究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军工安防与应急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兵工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08

王新龙

南京理工大学

教授

综合评价

该成果创新水平较高,基于驻极体薄膜的高灵敏度接触式压力传感器以及智能呼吸音监测分析预警平台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水平。这些技术结合了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为医疗监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目标市场处于成长市场,但该市场很快会出现多种技术路线,产品竞争会很激烈。 健康监测领域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对远程医疗监测的需求增加。这些技术有望在医疗保健、远程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找到广泛的应用。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在医疗健康领域具有潜力,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