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吸油材料,如活性炭、纤维非织造材料等,吸油过程属间歇操作,吸附饱和后吸附功能殆尽,不能连续使用,需更换或再生,不能满足实用要求,有效处置大面积水面薄油膜(气煤柴油、稀释原油和苯类、卤代烃等油性危化物)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本项成果将碳吸附与膜过滤相结合,发挥吸油与分离(排油)功能协同作用,开发出高吸油/疏水高分子材料与无人艇(船)集成装置,可实现连续、高效应急处置(回收)水面薄油膜(危化品)。
本项成果将碳吸附与膜过滤相结合,发挥吸油与分离(排油)功能协同作用,开发出高吸油/疏水高分子材料与无人艇(船)集成装置,可实现连续、高效应急处置(回收)水面薄油膜(危化品),打破了传统吸油材料间歇操作局限,适用于海洋、河流、湖泊、港口码头等水面薄油膜(危化品)应急处置和废油回收再利用。当发生油品泄溢事故时,通过远程遥控操作,将无人艇集成装置游弋至水面溢油区域,水面薄油膜(危化品)被无人艇附带吸油膜组件连续吸收并收纳于储油仓中,不仅可大大提高水面薄油膜(危化品)的回收效率,而且还可规避作业人员处置水面油性危化品的风险。
本项成果有利于提升我国海事、水上运输、石油石化、港口码头等应急处置和回收水面薄油膜(危化品)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水产品养殖场等水面除油净化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团队带头人XXX教授,在功能纤维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方面,获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2020~2022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等。
团队是学校近年重点引进的纤维材料创新团队,现有专职研究人员5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兼职3人,依据国家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以多功能、高性能、智能和绿色为特征的纤维新材料为重点,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注重产学研结合和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并拥有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氟聚合物纤维材料科研基地”。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技术交易专业科技服务团(上海) (上海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评价时间:2023-11-28
综合评价
该技术具有高效吸油和分离功能协同作用,解决了传统吸油材料不能连续使用、需更换或再生的难题,为有效处置大面积水面薄油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实用价值和创新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