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生产线快速构建解决方案为企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成果和巨大的商业价值。在生产线几何模型、物理动力学模型、运动模型等多维度多尺度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包含自有属性和逻辑属性的产线模型库及组件语义表达方法,实现了生产线仿真快速建模,同时满足生产制造流程和工艺规划变更的模型快速重构。
基于数字孪生的装置生产线快速构建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孪生虚拟生产线模型,提取装配工艺及物流过程仿真规则库并建立生产线数字模型。这使得生产线上的设备状态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和监控,同时与MES、ERP、PLM、MRP等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之间的实时对接和协同控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线布局,碰撞检测,生产节拍,人员安排等装配生产线构建问题进行仿真快速搭建装配生产线,满足企业小批量,生产快速变线的需求。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采用了先进的关键要素语义建模与生产系统快速布局技术,基于现有数字图形平台技术,研究多平台数模解析,解决工厂生产系统模型来源问题,实现生产系统快速重构。
1. 可视化和实时监控:数字孪生解决方案提供了装配生产线的可视化表示,以及实时监控和控制的功能。生产管理者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查看生产线的状态、性能指标和关键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
2. 智能优化和调整: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生产线解决方案可以利用模型和算法进行智能化的优化和调整。通过对生产线进行仿真和优化分析,可以找到最佳的工艺流程、设备设置和人员配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生产数据,并应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算法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实现预测性维护、实时故障检测、生产过程优化等。
4. 多方面集成和协同: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可以与其他生产管理系统和工具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例如,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全面的生产线协同和优化。
5.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生产线解决方案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 “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首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称号和“重庆市杰出青年群体”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64人,其中90%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家级人才4名、省部级人才19名。近5年,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各类省部级奖励1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40余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牵头制定传感网测试国际标准和物联网网络层标准技术报告,牵头制定国际国家标准49项(牵头制定国际3项,国家标准10项)。发明专利授权250项(PCT专利12项、美国专利授权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4篇。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工业物联网科技服务团 (重庆邮电大学)
评价时间:2023-10-08
综合评价
首先,该成果展现出较高的创新水平。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生产线快速构建解决方案在实现信息共享与贯通、优化生产规划和资源配置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等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孪生架构和关键技术应用。这种创新性的技术方案为装配生产线快速构建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
其次,该成果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实现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不断增长。该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企业在装配生产线快速构建上的核心需求,特别是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装配、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为该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产业化路径,建议注重行业合作与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解决方案的应用和推广,利用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加速市场渗透。同时,建议加强与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在投资风险与回报方面,需要充分评估市场竞争情况和技术成熟度。尽管该成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和市场竞争压力。因此,建议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对于投资回报,可以考虑多层次的收益模式,如技术授权、解决方案销售和技术支持等,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
总的来说,该成果在创新水平和市场前景方面表现出色,具备较高的转化潜力。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同时进行风险评估和回报规划,可以有效推动该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路径和商业化进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