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巴青垂穗披碱草的应用

巴青垂穗披碱草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3-08-29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畜牧业
成果介绍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作为优质牧草,同时也是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巴青垂穗披碱草是西藏第1个野生牧草驯化品种,为提高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明确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本研究以3个种子产量指标与7个农艺性状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成果亮点
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与分蘖数、平均旗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 01)。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综合农艺性状指标变量V1和V2,分蘖数和株高结构系数相对较大,可见分蘖数与株高是决定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基于逐步回归法分析发现单株产量与单株穗数、平均穗粒数相关系数呈极显著差异(P < 0. 01);平均穗粒数与单株穗数、种子长度、平均拔节数、株高、平均旗叶长偏相关关系呈显著性差异(P < 0. 05);单株穗数与种子长度、芒长、平均拔节数偏相关关系呈显著性差异(P < 0. 05)。
团队介绍
余成群:、苗彦军、呼天明、边巴卓玛、包赛很那、曹仲华、武俊喜 余成群研究员,主要致力于西藏农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为:(1)牧草栽培繁育及草畜一体化研究;(2)西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1986进入原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工作。 1993年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副站长。 2001年至2006年任西藏日喀则地区行署专员助理、副专员。 2003年开始担任西藏自治区科技咨询专家组成员。 2010年组建并担任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 2008年开始兼任西藏农牧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999年,国务院评为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先进模范; 2001年,西藏自治区“九五”期间全区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副职优秀个人; 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科技部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先进个人; 2010年,西藏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利成果 2010年,《西藏紫花苜蓿专家管理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草地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地理学会) 评价时间:2023-09-28

白史且

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院长

综合评价

专家组在对巴青垂穗披碱草的应用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时,从创新基因、技术亮点和应用市场等多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科技成果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在创新基因方面,专家组认为该科技成果的选育工作历经十多年,经过了多个环节的研究和试验,最终成功地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抗逆性强、产量高和品质优的新品种。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扎实的专业能力。 在技术亮点方面,专家组对该科技成果的品种选育、抗寒性强、产量高、适口性好以及生态适应性等多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技术亮点为巴青垂穗披碱草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了草地生态修复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在应用市场方面,专家组认为该科技成果在西藏地区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其优良的抗寒性、产量高、适口性好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受欢迎的牧草品种。同时,该科技成果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畜牧业、饲料加工业等,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循环。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科技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同时,建议继续加强巴青垂穗披碱草的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工作,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