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本方案通过建立智能运维平台,收集生产线上的设备数据,实现产品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数据监控。方案针对产品的各个制造工艺过程,采用数控系统、OPC UA、传感器等多种方式获取温度、电压、图像等各类检测和工艺参数数据。通过对质检数据和生产检测数据的分析,提取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检测指标和重要工艺参数。进一步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质量预测模型。实现了对产品的制造质量进行持续监控和预警,有利于找到影响质量的关键节点,指导生产过程优化和质量提升。整个方案实现了基于二维码的生产线质量数据的全面收集和智能分析,为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成果亮点
1. 构建智能运维平台,实现产品全流程质量数据的收集。通过数控系统、OPC UA、传感器等多种手段采集各类生产和检测数据。
2.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质量预测模型。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提取影响质量的关键参数,建立质量预测模型。
3. 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通过质量预测模型,对产品质量进行持续监测,当出现异常时,能够快速预警。
4. 引入二维码技术,精确跟踪每个产品的质量数据。二维码打在每个产品上,方便存储和追溯质量数据。
5. 通过质量数据分析,优化生产工艺。根据数据找到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以此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6. 提供有力的质量管理支持。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使质量管理更加智能化。
团队介绍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 “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首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称号和“重庆市杰出青年群体”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64人,其中90%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家级人才4名、省部级人才19名。近5年,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各类省部级奖励1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40余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牵头制定传感网测试国际标准和物联网网络层标准技术报告,牵头制定国际国家标准49项(牵头制定国际3项,国家标准10项)。发明专利授权250项(PCT专利12项、美国专利授权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4篇。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工业物联网科技服务团 (重庆邮电大学)
评价时间:2023-10-08
综合评价
经过现场调研和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智能质量管理解决方案总体设计合理,技术实现先进可靠。方案充分利用了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工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信息化监控体系,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分析到过程控制的智能化闭环,对推进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表示,该方案深入研发,设备信息采集覆盖面广,质量预测模型经过充分验证,监控预警功能运行精确高效。同时,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可以通过标准接口与其他系统整合。其应用可以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质量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专家组建议,该方案在巩固技术优势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产品定制开发能力,提升交付服务质量,形成完善的商业化体系,以便在多个行业进行扩展应用。总体而言,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智能质量管理解决方案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广阔,是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转型的重要选择之一。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