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流域网格化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总则、基础资料调查、流域累积性水环境风险源评估与分级、流域累积性水环境风险网格划分、流域网格化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估与分级、流域网格化累积性水环境风险地图绘制、评估报告编制、意见征询、发布与更新等内容。
本标准共包括十二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评估总则、5.基础资料调查、6.流域累积性水环境风险源评估与分级、7.流域累积性水环境风险网格划分、8.流域网格化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估与分级、9.流域网格化累积性水环境风险地图绘制、10.评估报告编制、11.意见征询、12.发布与更新。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负责管理,由南京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科学性:本标准的制定充分总结国内外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比较不同机构评估技术规范的异同点,具备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
2.系统性:本标准系统梳理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估的关键环节,制定的方法体系涵盖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估涵盖的多学科领域、多技术环节,是实现水环境风险管理科学的系统性技术方法;
3.实用性:标准的制定在构建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估的原则、程序和框架的基础上,针对环境管理具体业务需求提出实用的技术要求;
4.可行性:标准的制定考虑我国目前开展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估所面临的人员缺乏、能力不足等制约条件,充分考虑标准中规定技术要求的可行性。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初创于1978年,是国内较早开展环境类教学与科研的单位之一。师资队伍势能优势突出,学科内蕴均衡互补,科学研究持续创新,产学研融合特色凸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国内外影响力日益彰显。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江苏省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入选“双万”建设专业。2022年,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环境科学与工程”软科排名全球第10,“地球和环境科学”自然指数全球(高校)第1,“环境科学”校友会排名全国第1。
学院在环境化学、环境毒理与健康、水污染控制、环境功能材料、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向优 势突出。共获国家科技奖13项、省部级一等奖14项、国际奖6项,主编国际/国内标准70余项,获授权国际专利90余项,近五年在Nature子刊、PNAS、ES&T、WR发表论文250余篇,ESI排名进入前1‰。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和产业创新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评价时间:2023-08-28
综合评价
近年来,累积性水环境风险对我国的影响日益显著。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累积性水环境风险的存在使得水体中污染物的长期积累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到人民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另一方面,累积性水环境风险对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水资源是乃至全球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污染物的累积和相互作用会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损害,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功能遭受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紧张。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限制了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同时也增加了净化和处理水的成本。
为了应对累积性水环境风险带来的挑战,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行动,包括加强水污染防治、推动节水和水资源管理、提升环境监管能力等。这些努力旨在减缓累积性水环境风险的不利影响,并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该指南有着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首先,确定潜在的环境风险:通过评估累积性水环境污染物,可以确定流域面临的潜在环境风险。这有助于识别潜在的问题区域和重点关注的污染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其次,保护了饮用水安全:了解累积性水环境污染物对流域的影响程度有助于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如果发现存在高风险的地区,可以加强监测、改善处理工艺或寻找替代水源,以保障人们的健康;第三方面,指南起到了促进生态系统保护的作用:累积性水环境污染物对流域内的生态系统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评估累积性风险,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并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最后,有一定的指导环境政策和规划的意义: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估可为环境政策制定者和规划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通过了解流域内的累积性风险,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环境管理策略,减少污染物排放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
总体而言,评估累积性水环境污染物对流域可能造成的累积性水环境风险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并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成果技术思路方向很好,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