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及系统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及系统

发布时间: 2023-08-16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
成果介绍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多视处理,构造描述目标的极化相干矩阵;根据先验信息在全极化SAR图像极化相干矩阵中任意选择两类地物;将地物用三分量进行描述;对三分量分别计算距离,构造描述地物之间差别的三维距离;三维距离融合,作为地物分类的判别准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系统。本发明能够简便地应用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并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
成果亮点
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多视处理,构造描述目标的极化相干矩阵:所述的多视处理是对单视数据的n*m窗口平均,并将地物目标以极化相干矩阵形式表示:为目标单视散射矩阵,A0、B、B0…H为Huynen参数;根据先验信息在全极化SAR图像极化相干矩阵中任意选择两类地物;将地物用三分量进行描述,所述的三分量指:极化散射总功率Span、点目标散射分量T0、分布目标散射分量TN:按不同的散射机理对地物目标进行描述,两类不同地物都采用这种分解方法,公式如下:span=2(A0+B0),T0=12(B0-F)C-G+jH-jDB0+B-F+jEE+jB0-jB-jF×C-G+jH-jDB0+B-F+jEE+jB0-jB-jF*,]]>TN=T-T0,两类地物的分解结果表示为{span1}、{T01}、{TN1}和{span2}、{T02}、{TN2};对三分量分别计算距离,构造描述地物之间差别的三维距离:其中,d1()表示度量span的距离,mi、σi,i=1,2分别为{span1},{span2}的均值和方差
团队介绍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提升了粤港地区及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的建立,成为国际一流的工业研究院。 深圳先进院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由九个研究平台,国科大深圳先进技术学院,多个特色产业育成基地、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等组成。开展先进技术研究,促进科技发展。信息、电子、通讯技术研究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研究高性能计算、自动化、精密机械研究生物医学与医疗仪器研究相关学历教育、博士后培养与学术交流。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天津中科院先进科技成果技术转移转化专业科技服务团 (天津中科先进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评价时间:2023-10-23

吴正斌

天津中科先进院

院长

综合评价

优点: 多维信息获取: PolSAR系统提供多维数据,包括极化信息、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使其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地物特性描述。 高分辨率成像: 这一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地物成像,允许精确测量和分析地表特征,包括建筑物、植被、地形等。 多角度观测: PolSAR系统支持多角度观测,通过不同角度的雷达数据获取地物的三维信息,提高了精度和可信度。 变化检测与监测: PolSAR系统可以检测地表变化,包括建筑物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有助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和自然灾害管理。 遥感卫星应用: 这一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平台获取数据,提供大范围的覆盖,对于监测和应用广泛的区域具有创新性。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整合: 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PolSAR系统可以自动化地物识别和监测,提高了处理效率。 广泛的应用领域: PolSAR数据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地质勘探、城市规划、农业、资源管理、国防和科学研究等。 挑战: 数据处理复杂性: PolSAR数据的处理相对复杂,需要高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因此可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解释和分析数据。 成本和资源要求: 构建和维护PolSAR系统的成本较高,卫星应用的数据获取和处理也需要大量资源。 数据隐私和安全性: 在一些应用中,PolSAR数据可能包含敏感信息,因此需要适当的数据隐私和安全措施。 环境条件的限制: 极端天气和自然条件可能对雷达数据采集和成像产生影响,这需要在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中考虑。 综合评价: PolSAR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及系统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创新技术。它在多个领域,包括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和科学研究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然而,要充分发挥其潜力,需要克服数据处理复杂性、成本和资源要求等挑战。总体来说,PolSAR技术代表了遥感和地理信息领域的前沿,为精确地物分析、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