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多关注化学指标。由于环境变化的效应从根本上说是对生物系统的影响,所以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监测可以更直接地指示环境质量优劣。生物监测能综合地反映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有时甚至比理化监测更敏感、更全面。目前国内的相关规范(国标、部标和地标等)吸收了一些生物监测的技术和方法,但是存在方法落后、应用争议大等问题。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项目的基础上,对多个生态类群的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应用进行了研究。从分类学信息、生物功能群等角度分析了水生生物在环境监测、评价以及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包括国际流行技术方法的应用比较及其在国内的实施也进行了总结。发挥统计分析和图形技术的优势,提高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发挥统计分析和图形技术的优势,提高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该技术研发团队带队人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和南开大学,Plymouth Marine Laboratory访问学者。现从事海洋科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领域:海洋生态学,近海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监测。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专业科技服务团 (厦门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时间:2023-08-16
综合评价
该技术成果在创新性、综合优势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表现出色。通过合作推广、技术转化和持续发展,该技术有望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解决方案,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