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基于迁移学习的X射线影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基于迁移学习的X射线影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发布时间: 2023-05-26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X射线影像检查是在医疗领域,尤其在骨骼的观察等相关细分领域中的主要技术手段和依据。以手部骨骼X影响为例,在存在骨骼变异或者因疾病等引起的骨骼变形情形下,X线影像学改变具有特异性,且能够反映骨骼的变异程度以及全身各关节可能存在的受损程度。在现实的骨骼X影像中,虽然骨骼变形相对较为容易观察和识别,但其影像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同一类型起因的骨骼变形的表现形式甚至可以多达数十种,且多为几种并存,因此造成针对特定的变形类型的识别或者归类及其复杂,且常规方法的图像归类和识别准确率极低。识别特定类别的X线征像,对于后续进入人工判断和骨骼变异类型识别是十分重要的,而目前这种识别一般需要有多年经验的人员才能正确的识别分类。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效的针对骨骼变异类型进行有效识别和归类的产品或系统面世。
成果亮点
为解决自定义神经网络产生的问题,实验三迁移VGG-16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层,之后利用提取的图像特征,训练特定的分类器,并使用测试集进行测试。训练误差(LOSS)与准确率(Acc)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随着迭代次数,网络在训练集上的LOSS是先上升后在迭代次数10次左右剧烈下降,而测试集的LOSS先大幅下降,之后缓和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当训练集和测试集LOSS趋于稳定时,准确率也趋于稳定。由此可知,通过迁移VGG-16网络的成熟参数,解决实验二中因盲目训练参数,造成的LOSS和ACC大幅度上下振荡的问题,得到了鲁棒性较强,稳定性高且准确率更高的分类模型。
团队介绍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刘勇

黑龙江大学

副院长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