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热凝技术是疼痛科常规治疗技术之一,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效果确切。射频靶点热凝术是根据射频高能加热的原理,将外套管针穿刺到靶点位置,使病变神经或责任神经组织凝固、变性,从而灭活感觉神经,减轻神经对异常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改善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热凝时一般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即通过外套管注入局麻药,待麻醉药起效后再进行射频治疗。此种方法对大多数患者有效,患者能够在轻度疼痛或者无痛下进行射频热凝术,而仍有部分患者在射频热凝过程中发生较严重的疼痛,特别是高温热凝时更是疼痛难忍。强烈的疼痛刺激,明显增加患者术中心脑血管意外并发症,尤其是对于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增加手术的风险性。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神经射频针均为开口向前的尖锐斜面切割型或钝头的穿刺针。通过射频针注射局麻药时,药物在穿刺针前端向前及斜面开口侧分布较多,而对射频针裸露端侧面及背面的分布不够理想。射频热凝时,热凝的面积一般为围绕射频针裸露端3毫米的椭圆形区域。患者疼痛剧烈的原因便是注入的局麻药不能够完全覆盖热凝区域。许云龙等人尝试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时采用针尖抵达卵圆孔前,预先给予麻醉药物,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定位不准确,最终导致术后效果不佳或者出现毁损过度而导致失明等严重并发症。并且此方法意图通过提前给予局部麻醉药来减轻射频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没有对射频针本身进行改进。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