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肿瘤、帕金森氏症、老年痴呆、抑郁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危害严重,治疗难度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转进深入到蛋白、基因和分子层面。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分子,多肽、蛋白质、抗体、多聚糖与核酸药物应运而生,用于治疗因基因结构或表达异常引起的脑部疾病的预防和诊断。然而由于每个生物大分子内有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分子量从几万到几百万以上,使得100%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s,BBB)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细胞内发挥作用。此外,由于血脑屏障的特殊结构,有接近98%的小分子物质也不能够进入脑组织。因此,寻找能够高效穿透血脑屏障和神经细胞膜的药物载体对实现药物的脑靶向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外周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脂质体是磷脂分散在水中形成的类球状、包封一部分水相的封闭囊泡,其粒经大小可在15纳米到几十微米,可作为疏水、亲水以及两亲性药物载体。脂质体在体内无降解、无毒、无免疫原性,做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治疗指数、降低毒副作用、减少给药剂量,可作为提高药物脑内浓度的理想载体。但是普通脂质体进入体内可以快速被肝、脾和骨髓等组织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而不能到达靶位。在脂质体表面修饰聚乙二醇链,可以形成空间稳定的脂质体,避免被吞噬细胞吞噬,延长其在血液中停留时间,增加了循环至血脑屏障的机会。如果脂质体纳米粒经过特异的表面修饰,可以实现主动靶向于脑部的目的,并改变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向细胞内的传递。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