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人红细胞中利巴韦林快速检测前处理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一种人红细胞中利巴韦林快速检测前处理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 2023-05-25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通过阻断病毒的再复制和扩散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对于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肝炎、手足口病、水痘等由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血液系统毒性是利巴韦林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溶血性贫血。人体内的利巴韦林会被平衡型核苷转运体(ENT)结合至细胞中,在细胞内磷酸化为多种磷酸盐,其中单磷酸利巴韦林和三磷酸利巴韦林被认为仍具备抗病毒活性。在有核细胞中,磷酸化利巴韦林会被去磷酸化酶去磷酸化,然后由ENT从细胞中消除。但红细胞作为无核细胞,缺乏去磷酸化酶,磷酸化利巴韦林会大量蓄积于红细胞内并消耗ATP,导致红细胞结构特征改变并溶血,这是利巴韦林诱发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利巴韦林诱发溶血性贫血的风险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可通过调整利巴韦林用量降低该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但调整给药剂量可能会影响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效果,因此剂量的调整应以利巴韦林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结果为基准。
成果亮点
利巴韦林以磷酸盐的形式大量蓄积于红细胞中,浓度高于血浆几十倍,因此测定红细胞中的总利巴韦林对于评价人体内的利巴韦林水平更有价值。但现有检测方法存在利巴韦林与内源性物质难以分离、紫外响应值不高、灵敏度低的检测难点。红细胞内的利巴韦林以多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测定前需用磷酸酶进行孵育去磷酸化。现有文献中去磷酸化孵育方法需借助固相萃取(SPE)技术和氮吹技术对样本进行浓集除杂,方法复杂、成本高,且耗时较长。
团队介绍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吕云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