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多功能可注水套切剥离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多功能可注水套切剥离器

发布时间: 2023-05-23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内镜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多用于切除基底面积大于2cm的病变,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和其它病变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ESD与剖腹手术及以往EMR等内镜治疗方法比较,具有:1、创伤小,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但ESD使用的器械较多且昂贵,剥离过程耗时较长。有报道在把病变剥离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使用圈套器套住病变进行切除和回收,节约时间,又称为改良的ESD。但这种方法使用了更多的器械,增加了患者的费用,而且器械交换亦需要耗费一定时间。
成果亮点
一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多功能可注水套切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外管为中空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注水孔道,所述外管一端与手柄可旋转连接,所述手柄的外壁上滑动设置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电极,所述滑块与所述外管内设置的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内设置一对平行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套圈闭合连接,所述套圈的环形状态为初始状态,所述套圈上设置球形尖端;
团队介绍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谢志南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