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房间隔穿刺组件

一种房间隔穿刺组件

发布时间: 2023-05-2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当前随着介入器材和设备的飞速发展,心脏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房间隔穿刺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1959年Ross等报道了房间隔穿刺术的动物实验研究,同年Cope和Rossdeng等首次将房间隔穿刺术应用于临床。初期的房间隔穿刺术,采用经右房导管穿刺针直接穿刺房间隔的方法,1960年Brockenbrough和Brawnwald等对上述房间隔穿刺方法加以改良,首次引入导引钢丝技术,同时将穿刺针改进为远端渐细的锥形结构,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1977年Mullins等为房间隔穿刺导管配置了外鞘,进一步提高了房间隔穿刺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成果亮点
在房间隔穿刺手术中,当穿刺针突破房间隔后,需要继续将鞘管、扩张器与穿刺针的组合向前推进。此时可通过穿刺针造影得知穿刺针针尖距离左房游离壁的距离是否安全。然后需要固定穿刺针,将扩张器和鞘管向前推进,但此时因无法通过扩张器注射造影剂(因扩张器被穿刺针占据)无法得知扩张器尖端距离左房壁的距离,存在扩张器送入左心房过多而心肌穿孔的风险。并且在房间隔穿刺针的针尖刺破组织后,如果无法判断扩张器远端的位置,除可能将扩张器送至左心房以外,导致心脏穿孔外,还可能由于经穿刺针注射造影剂判断错误,导致误穿刺主动脉根部,甚至送入了扩张鞘和鞘管,导致需外科开胸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另外心内超声导管指导的零X线房间隔穿刺,是经过鞘管注射肝素生理盐水在鞘管末端产生微气泡影像而显示鞘管位置,但现有房间隔穿刺组件都无法实现同步显示扩张鞘尖端位置。
团队介绍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张宏纪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科研人员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