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项目组在国家重点研发和省良种工程等项目支持下,开展种质评价创新、新品种选育、现代高效栽培和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审定新品种6个,授权专利20项(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8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6项,发表论文41篇(SCI7篇),出版著作3部。举办培训班6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和枣农8000余人次。新品种新技术在山东、河北、云南、湖南等地累计推广38万亩,新增经济效益***亿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成果亮点
创新枣分子评价技术,创制新种质。收集保存枣种质593份,完成277份种质的系统评价,建立了11018个数据量和4186张形态特征图片的表型信息数据库。
选育出优质抗裂、高营养加工专用、重要经济性状显著改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枣新品种6个,全部通过省审,其中‘金丝4号’、‘鲁枣12号’和‘鲁枣14号’通过国审。
创建现代枣树高效栽培新模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研发枣精深加工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延长产业链。明确枣红色素组分,探明42种枣功能成分时空分布,创新功能成分同步提取、高营养蜜枣加工、低温复合酶解加工枣汁新工艺,研制5种加工新设备,开发出高活性、具保健功效的枣清汁、浓缩汁、复合草本饮品等3类11种高附加值新产品,增值6~8倍。
团队介绍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隶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要从事果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物技术、果品贮藏加工、果树保护、果树经济与信息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现有在职职工192人,专业技术人员131人,组建苹果、核果、仁果、浆果、干果、特色名产育种与栽培,果树种质资源、果树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果品贮藏预加工、果品产业经济与信息等10个创新团队。其中,博士56人、硕士44人,高级职称68人,农业部“神农英才”1人,泰山学者2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综合试验站站长4人,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3人。
建有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农业部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地区果树观测站、国家核桃板栗、葡萄樱桃种质资源圃、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苹果、梨、桃、枣综合试验站,苹果、樱桃岗)、省现代设施果树技术创新中心、省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省干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中澳果树技术合作中心、省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