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基于多核素磁共振成像定量检测肺癌23Na分布的方法

基于多核素磁共振成像定量检测肺癌23Na分布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23-05-19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医学领域的重大难题。其中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双第一的癌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其无创、分辨率高、多参数成像,并可以进行功能及分子成像等特点,成为多种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测方法。但是由于受呼吸运动及心脏和动脉搏动的影响,有关肺癌的磁共振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还很少。 离子紊乱,尤其钠(23Na)与恶性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钠离子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电解质之一,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与病理活动。由钠-钾泵控制的细胞内-外钠浓度梯度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内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比正常细胞增加70%~350%。当肿瘤区域出现大面积坏死或凋亡时,由于细胞外液的填充,坏死区域的钠离子浓度迅速上升至140~150mM。钠离子异常直接会导致肿瘤微环境的特征性改变,进一步导致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加剧。传统的钠浓度检测无法做到无创、实时、多次重复,因此具有临床应用局限性。
成果亮点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目前医学成像领域中兼具扫描无损伤性和图像高分辨率两大优点的成像技术,是一门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疾病相关应用研究中都具有广阔前景的交叉性技术。与传统的1H磁共振技术提供解剖学信息不同,23Na磁共振可以提供更多功能信息,可在体检测生物组织中钠离子浓度及其分布情况,为判断组织的生存能力、细胞的完整性及其功能提供直接、定量的生物化学信息,同时提供一些与组织代谢相关的重要信息,可用于诊断疾病和评估疾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团队介绍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马璐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