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在微创腹腔镜人体手术中,有单孔型操作通道和多孔型操作通道,单孔组合操作通道是在人体腹腔切一道3—4厘米的切口,将单孔入口的组合操作通道卡入切口,手术器械经过组合操作通道进入人体腹腔,需要对人体腹腔内组织进行切口缝合和打结。现有技术是采用单钳打结,其缺陷是打结难度大,单孔组合操作难度更大,操作烦琐,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除此之外,其夹钳存在夹持不稳定的问题,搭接时易发生脱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向可弯形打结钳[***],其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杆、转轮装置、钳头座;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转动连接,转轮装置分别与固定手柄和钳杆连接,钳杆卡接在固定手柄上,钳头座与钳杆连接。还包括活动夹钳、固定夹钳、拉杆、拉杆接座,固定夹钳固定在钳头座上,活动夹钳转动连接在钳头座上,拉杆一端与拉杆接座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手柄连接,拉杆接座与活动夹钳转动连接;在活动夹钳和固定夹钳上均开有钩线槽,在钳头座上开有压线槽。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张宏纪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科研人员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