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小型化高压降压设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研究,保证水下观测
网能源可靠供应;采用总线技术实现多传感器自适应接口、即插即用和可
扩展;通过机器学习理论构建故障预测与诊断模型,实现仪器状态实时监
控、异常预测和故障自诊断;基于以上研究,研制智能水下接驳盒设备和
数据采集器,提升海底观测设备长期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2)开展 100km 光电复合缆的高带宽数据通信研究,实现海洋牧场骨干
网的大数据传输;通过调制解调算法和电路设计研制通信设备,实现 10km
有缆高速宽带数据传输;研究异构网络通信技术,开发基于有线-无线方式
的中继设备,实现海面-海底高速通信。
3)开展自动释放装置结构优化设计,提升设备回收简易性,降低水下
湿插拔难度和成本;开展基于动密封技术和紫外光技术的微型防附着装置
研究,降低仪器的维护周期,提升仪器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
经过三年技术研发,由同济大学牵头的项目组在接驳盒及输能通信技术、海底原位化学和动力环境监测技术、观测组网标准和网络集成技术等核心技术方面获得了重点突破,研制了海底接驳盒、水下原位化学和动力环境监测系统等样机和配套软件,并于2010年9月成功在嵊山岛进行了浅海试验,验证了包括基于光电复合缆的接驳盒高电压(10KV)远距离电能传输与控制管理、海底实时监测和信息传输、海底接驳盒信息融合与处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此次在美国MARS上进行试验的主要技术包括接驳盒输能通讯技术、海底水下离子色谱原位分析技术、海底化学环境传感监测技术、海底动力环境监测技术、数据库与网络发布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05项,省部级项目88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山东省科技最高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 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泰山文艺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00项,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2项;学术论文被SCI、SSCI收录2378篇,出版著作174部。主办《齐鲁工业大学学报》《科学与管理》《山东科学》3种学术期刊。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3-10-24
综合评价
该成果技术创新性很强,且技术成熟,投资回报比较可靠,目标市场处于成长市场,但该市场很快会出现多种技术路线,产品竞争会很激烈,建议保证生产质量。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做好其他配套实施共同推进。
总体来看该成果创新水平较强,且产业化已有相当成效,对传统行业的绿色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技术思路方向很好,符合当前政策要求,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强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