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间融合术是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腰椎异常负荷承载方式的有效方法。主要优点包括:在生物力学上运动阶段可获得最稳定的内固定效果;重建前柱分载负荷的性能,保护后方器械内固定效果,使得对畸形的矫正在愈合期间得以维持,并使后方器械的疲劳性断裂可能降至最低。腰椎椎间融合手术主要包括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临床上还经常采用椎间融合与PLT结合的方法,成为360度融合术,以及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的微创融合术。不管是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还是腰椎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所使用的所有融合器都是为了起到对患者的腰椎椎间隙能有效地撑开并恢复椎间隙高度,对病变腰椎提供生物力学上的即刻稳定性。普通的融合器为一体式结构,在通常情况下,普通融合器可在非撑开状态直接置入椎间隙,也可通过椎间撑开板或椎体上撑开钉撑开间隙后再植入椎间融合器。普通融合器在未撑开间隙的条件下进行植入时,因需用力敲打融合器,很容易发生椎体终板骨折,位置不良,最终导致手术失败。使用间隙内撑开板完成植入融合器时的撑开功能,撑开板通常有一定厚度,植入融合器时常受阻于此。融合器一旦打入,撑开板会被挤压在
针对现有技术公开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为呈角度撑开,不能应用于需要水平支撑的病例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压配式腰椎椎间融合器,基于3D打印技术进行制作,可根据具体病例的情况进行快速定制,采用压配式的顶升撑开结构,压配式腰椎椎间融合器设计的收缩状态的高度小于腰椎椎体椎间隙,在非撑开状态直接置入椎间隙,不需要用力敲打,也不需要使用椎间撑开板或椎体上撑开钉,不会在植入和调整姿态时对椎体终板造成伤害,结构简单,撑开到位后稳定性强;可用于操作空间狭小的微创手术中融合器的植入,手术时间短,降低手术费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