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影像学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其是冠心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为常用的成像系统是血管内超声(IVUS)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二者均是应用冠状动脉内成像导管来对冠状动脉的横断面进行成像,而二者不同的成像原理使其具有不同的成像优势。由于IVUS对组织的穿透能力要优于OCT,因此可以实现对血管壁厚度的识别,而OCT的轴向分辨率是IVUS的10倍,可以实现对斑块微结构的识别。OCT应用红外光对管腔进行成像,红细胞会使红外光散射,影响血管结构的识别,因此应用OCT成像时需要造影剂冲洗管腔,而IVUS成像则受血流影响较小。在临床诊疗中,病变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更好的评估斑块稳定性,并制定个性化的诊疗策略,因此,二者同时应用于同一病变可以增加患者的临床获益,但是多次的侵入成像增加了器械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血管内超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集成探头和弹簧管,其中导管由近端的近端导管、中部的伸缩部和远端的远端导管组成,其中伸缩部的两端分别和近端导管以及远端导管一体固接,弹簧管的近端设置于近端导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探头包括:套管、反射镜传感器一体架、光纤接头、间隔块和超声探头,其中套管的近端与弹簧管固接,光纤接头、间隔块和反射镜传感器一体架由近端至远端顺序固接于套管内,光纤从套管的近端进入光纤接头,用来居中光纤;光纤的光纤端面与间隔块近端的表面贴合并固接,光纤的近端与病人交互单元中的光纤接头相连,安装于反射镜传感器一体架中的超声探头通过的导线与病人交互单元中的超声接头相连。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