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外环状DNA,最早在1965年,由HOTTA Y通过对肿瘤细胞核型分析发现的,但是因为当时分子技术水平的局限,未能得到广泛的关注,后来由于FISH(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技术的兴起,人们进一步了解了染色体外环状DNA的分子结构。但是FISH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FISH实验手段非常繁琐,造价高昂;2)其分辨率很低,只能检测到1M左右的区域;3)对实验样本的要求很高,如必须得到中期分裂的细胞,这对于临床上组织样本的检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由于分辨率的限制,目前的技术只能获得较大片段的染色体外环状DNA上的基因信息,急需更高分辨率,准确性更高的手段来探索染色体外环状DNA上基因,这对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在2019年,Deshpande V发明了一款软件,AmpliconArchitect,其利用二代测序数据对染色体外DNA进行预测。但是该软件在使用时需要提供指定的bed(靶向测序中一个能够指示目标基因位置的文件类型)区域,而该软件目前没有任何可以预测bed区域的工具,另外,因为肿瘤细胞的基因扩增是异常的,而该软件并未就肿瘤细胞的拷贝数进行有效校正。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