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可用于核磁靶向造影的微纳机器人

一种可用于核磁靶向造影的微纳机器人

发布时间: 2023-02-28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当前,癌症已经成为最难治愈的一大疾病,具有致死率高、发病快、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生活。然而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提高预后的准确性,所以癌症早期的诊断是治疗癌症的关键。目前,针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手段有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PETCT检查等,其中MRI是利用外部磁场进行工作的,不具有辐射作用,安全性高,对人体损害小,分辨率高,故已经成为当前受欢迎的一种诊断方法。
成果亮点
虽然MRI分辨率高,但是对于一些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弛豫时间较为接近,会导致MRI成像不清晰、有伪影,会影响早期诊断准确性。所以可以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增加病变区域和正常组织区域的信号差别。目前使用造影剂大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为了使成像清晰,往往需要大剂量的造影剂,然而出于安全考虑,造影剂的剂量是受限的。如果能靶向运送造影剂到达病变区域,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使用剂量,也能大大增强病变区域的信号,使得成像更清晰。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核磁靶向造影的微纳机器人,除了可以携带造影剂快速到达指定位置之外,该靶向造影机器人系统还具有多模态驱动模式:超声驱动模式,光催化驱动模式,光热作用,旋转磁场驱动模式,振荡磁场驱动模式。
团队介绍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0

姜艳喜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副所长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03-14

黄剑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综合评价

在外场施加不同的作用,可以控制微纳机器人运动方向和速度,使微纳机器人快速移动到病变区域,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外场施加磁场,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层产生热效应,薄氧化铁壳的边缘区域会出现纳米裂纹,利用磁热作用,诱导微纳机器人释放造影剂,在人为操纵下对特定区域实现了靶向造影增强。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