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重力储能设备

重力储能设备

发布时间: 2022-12-07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作价入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
行业领域: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成果介绍
我司的利用尾矿、煤矸石等其固废资源,将其制成强度在C20-C30,体积为1-8立方米的正立方体材料,作为重力势能的存储体;或者将废旧矿山改造将大量尾矿,煤矸石等封存在存储体内,利用矿山高低起伏的地势,利用自主研发的吊装设备,可实现在存储体的升高和降低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效果。工作原理:在夜间用电波谷时间,将若干立方体从矿山地势较低的位置升高到较高的位置,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期,将若干立方体从矿山地势较高的位置降高到较低的位置,在正立方体下降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将吊装的线缆带动线缆轴转动,线缆轴带动发电轮轴也一同旋转从而发电。同时在正立方体耗电上升过程中,线缆轴的转动同时可以发电回收部分耗电。该物理储能,具有超低自身耗电的特点,同时具有跨季度,跨年储能的特点,大大补充了电化学储能的不足。同时储能材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一举多得地解决了矿山等对于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需求,同时解决在碳达峰要求下对电力储能的需求。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推进中,由于风、光等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需投入大量的储能设备来稳定其对电网的冲击,该技术的低成本优势与取材的广泛性可满足我国大规模的独立储能、共享储能的需求。
成果亮点
该储能技术的亮点如下: 1. 这种储能技术对自然环境要求低,可适应大部分恶劣环境; 2. 储能的能量存储重力势能周期长;储能单元寿命长,可达30年至50年; 3. 综合成本低、综合寿命长、综合效益高、维护成本低、材料无毒无害,可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4. 耗电或充电过程具有能量回收特点; 5. 部署灵活,储能正立方体单元制作便捷,可随时制作; 6. 同时在各大矿山实现资源化利用改善尾矿,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7. 存储的电能稳定,几乎无自身耗电; 8. 有效补足电化学储能的不足,比抽水蓄能等更具部署的灵活性; 9. 类似技术在国外已在实施中,我司技术创新填补国内空白; 10. 储能材料成本低,来源广泛,尾矿目前被征收资源税,所以诸多矿山在积极寻找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11. 既解决矿山的污染问题,又解决矿山高能耗需求扩张的矛盾,又解决光伏,风力发电间断性带来的电网冲击与弃电的风险; 12. 储能单元可用于碳捕捉后的封存容器,利用“碳”发电。
团队介绍
范鹏,苏州重于山的创始人之一,CEO,比利时根特大学公司金融硕士,负责该技术的总体构想、研发与项目落地;10余年海外工作与创业经验,国内丰富的分布式光伏、储能开发、投资与管理经验;2012年在欧洲进入电动汽车领域工作,2014年被派到上海工作负责亚太地区项目直至2018年,客户包括日产、村田、索尼、三星SDI、宁德时代、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零跑汽车、TUV南德、TUV莱茵等;获奖情况包括上海市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民间智库三等奖,2021年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民间智库年度课题《探讨促进长三角分布式综合能源管理与储能协调优化发展》; 吴博士,苏州重于山的创始人之一,CTO,获得国内外材料学双博士学位,获得荣誉有日内瓦发明奖陪审团特许金奖,是该技术材料领域核心技术负责人; 研发团队主要来自欧洲的海归硕博团队,例如比利时根特大学,哈工大、同济大学等土木工程,涉及领域包括材料学、自动化、人工智能及焊接的博士及硕士。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双碳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22

蔡畅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综合评价

在我国双碳大背景和低碳发展行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下,该成果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查看更多>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双碳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评价时间:2022-12-08

赵钢炜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综合评价

该成果充分应用了苏州重于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年的物理储能的技术成果,通过关键部件和控制系统的技术突破,瞄准用户需求完成了精准的应用产品开发,并投入示范应用。在我国双碳大背景和低碳发展行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下,该成果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