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充电速率慢等缺点,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固态柔性可快充电池。电池的正负极分别选用多孔碳和纳米钛酸锂/碳复合材料,同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发铁电极化的P(VDF-Tr FE)/BaTiO_3多孔薄膜,将含Li~+电解液引入到该结构中,使其形成凝胶电解质,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电解液的泄漏,从而保证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复合薄膜自发极化形成的内建电场可加速正负电荷的迁移,提高电池的充电速率。
项目专注固态柔性快充电池:
1. 双诺贝尔奖项目,技术全球惟一,7项发明专利
2. 采用碳纳米膜代替传统电池金属集流体,可360度弯曲超过1万次
3. 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液态电解质,剪刀剪断后不影响充放电性能
4. 采用石墨烯包覆正负极材料,可8~10分钟快速充满电
5. 下游四大应用方向:智能穿戴、消费电子柔性手机、VR/AR、新能源汽车
6. 投资500万中试线已经建成
创始人史晨星先生拥有十余年投资及产业经验,曾在北京汽车、韩国SK从事锂电池研发及产业化,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从事石墨烯研发,先后孵化了 3个上市公司独立产业板块,累计投资并购。团队方面,项目技术来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团队成员吴子平教授为公司首席科学家,主要负责石墨烯薄膜制备,英国最大的石墨烯上市公司VS 集团CTO、 剑桥大学Stephen博士为公司联席首席科学家,主要负责石墨烯粉体制备,诺贝尔奖获得者Goodenough教授团队成员郭少强博士为联席首席科学家,主要负责柔性电池制备,团队现有20余人,80%以上为技术研发人员,现有发明专利7项。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3-10-16
综合评价
该成果是专注固态柔性快充电池: 1. 双诺贝尔奖项目,技术全球惟一,7项发明专利 2. 采用碳纳米膜代替传统电池金属集流体,可360度弯曲超过1万次 3. 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液态电解质,剪刀剪断后不影响充放电性能 4. 采用石墨烯包覆正负极材料,可8~10分钟快速充满电等优势。总而言之,该项目成果的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符合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