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积极推进“双碳”战略,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发展的低碳化与智能化。本项目将开展园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碳中和路径分析与评价研究,调研和分析国内外园区能源的发展现状;总结园区能源结构与比例,园区冷、热、电、气等能源形式的应用现状;分析和探讨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园区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用能可行性,凝练该技术发展路径;并总结分析国内外园区新型电力系统控制方案,为南瑞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区低碳用能、实现碳中和提供参考方案。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日益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上网和消纳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的传输和消纳,必须加快推进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储能技术的发展。
分布式发电技术以其高效、可靠、灵活、提供辅助服务、改善电能质量、提高可再生资源的渗透性、相对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等优点,被认为是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由于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等特点,接入电网后会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一定影响。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通过利用储能技术,可以平衡电网的能量波动,降低电网联络线功率的峰谷差,提高分布式能源的自耗性和独立性,降低电网停电的敏感性,缓解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从而减小其对电网的影响。因此,构建耦合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对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团队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等单位,包括1位北京大学长聘教授、2位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正高级)、1位副教授、3位博士后及若干博士研究生。学科背景包括能源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管理工程等多学科融合,优势互补,涵盖了本项目涉及的各个方向,并根据各自所长进行了分工,责任明确。项目组成员的理论知识和研究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多种从事该项研究的技术方法,专业技能扎实,科研能力突出,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双碳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评价时间:2022-12-08
综合评价
该成果充分应用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大学多年的风光互补制氢系统的技术成果,通过关键部件和控制系统的技术突破,瞄准用户需求完成了精准的应用产品开发和模型开发,并投入示范应用。在我国双碳大背景和低碳发展行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下,该成果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