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2019年草地贪夜蛾已经入侵并且定殖中国,2020年以后将进入爆发为害阶段,目前我国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包括化学防控、理化诱控、农业防控、生物防控和培育抗性品种,化学防治是防治草地贪夜蛾最常用的方法。培育抗性品种来抗草地贪夜蛾不仅抗性持久,不易被环境因素所破坏,无农药残留,且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低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且成本低,由于去年草地贪才入侵中国,目前国内还没有发现天然的抗性品种,而应用最多的是筛选抗草地贪夜蛾的抗性基因转入作物中,基因测序同时发现,入侵的草地贪夜蛾不携带对Bt基因的抗性基因,这意味着Bt毒素和Bt作物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本成果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Bt蛋白Cry56Aa1在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高效表达Bt蛋白抗草地贪夜蛾的方法,其是在原有基因Cry56Aa1(GenBank:***)的基础上,将编码蛋白的基因改造为作物偏好的密码子,然后将改造后的基因导入作物中,本成果中转基因水稻、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显著,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成果亮点
该Bt蛋白Cry56Aa1及其基因和应用,提供Cry56Aa1蛋白是一种Bt蛋白,对草地贪夜蛾有极强的杀害毒力,将其用于制备转基因植物,能够对抗草地贪夜蛾对作物的危害,并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因此,本成果的Bt蛋白Cry56Aa1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适合大规模应用于提高植物的抗虫性中
团队介绍
李平教授研究团队是以生物技术为基本研究手段的综合性科研团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团队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形成了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的学术研究队伍,构建了先进的生物技术实验平台和技术体系。目前团队成员达60余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实验师2人,聘用辅助技术人员10余人,在读研究生45人。近年来,全体成员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两千多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转基因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主要国家资助计划;分别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选育水稻新品种50余个,其中国家级审定15个;此外申请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近40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