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新型航空氢转子发动机

新型航空氢转子发动机

发布时间: 2022-12-0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作价入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航空航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成果介绍
本成果涉及一种新型航空氢转子发动机,首创新型转子发动机构型,采用 轴向总体布局的共轴设计,整机呈圆柱形,主要系统和部件均沿中心轴纵向或圆周方向布局,气缸和活塞连杆组呈圆周阵列分布,部附件主要运动形式为沿中轴线方向的转动、摆动和平动,并以其独特的扫气燃烧方式,与氢燃烧特性恰当匹配,从设计源头避免燃氢发动机逆火、爆燃等关键技术难题,有望实现燃氢发动机技术的重大突破;同时还有效提升整机的平顺性、流线型和机械效率,降低关键零部件的不利载荷、振动和整机迎风面积,提高发动机的紧凑性和功重比,可以为通航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新型高功重比、高功效氢能转子发动机解决方案,助推相关产业发展,占据氢能源动力技术的战略高地,并以其原创性提升我市在氢能源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成果亮点
相对传统的油改氢内燃机:首先,相对传统二维曲轴-连杆活塞驱动机构,成果创新性的采用了三维摆盘连杆-活塞驱动机构,以活塞行程80mm为例,连杆长度可减小15%、活塞-气缸摩擦力可减小86%、等效连杆-曲轴铰链运动幅可减小93%、连杆-活塞铰链运动幅可减小86%,显著提升了发动机驱动系统的紧凑性、平顺性和机械效率,降低关键零部件不利载荷、振动和重量。其次,发动机转子周向扫气工作模式,实现进气、喷射燃料、点火、排气的分区运行和物理隔离,从根本上避免氢气逆火和爆燃危害,可与氢气燃烧特性实现良好匹配,保持发动机平稳高效工作;第三,其独特的转缸错位工作模式,使发动机相对主轴转动周期有更高的工作循环数,并减小对进排气、供气点火系统的需求,实现进排气和供气点火系统数量减半循环增加的效果,极大降低了发动机结构复杂度,提高了发动机的功重比;最后,其特有的双转子圆柱结构和自有减速机构,使发动机转子主体与机体可共架设计电机结构,构建结构高度复用的混合动力系统,满足氢电混合动力需求。
团队介绍
团队于2017年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组建科研团队,主攻新型航空转子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以期实现新型转子发动机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团队核心成员包括邓涛、柳平、禹进、陈全龙、祝鹏举、董永武、杜玉环、周宝成等。团队负责人:邓涛教授,负责氢电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申报并获批纯电及混合动力系统核心发明专利20余项、国际TOP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团队技术负责人:柳平博士,负责转子发动机总体设计,申报并获批转子发动机核心技术发明专利10余项。团队骨干成员:禹进副教授,负责氢气燃烧与控制的研制与优化;陈全龙高级工程师,飞行器设计领域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本团队产品的地面和空中测试评价工作;祝鹏举,空军级专家、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内顶尖的航空动力技术专家,是团队高级技术顾问,负责技术指导和疑难问题诊断;董永武,讲师,留英博士,负责本团队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发及国际交流合作;杜玉环博士,讲师,航空发动机传感器及测试系统专家,负责本团队试验测试系统设计及测试程序编制。周宝成,航空结构设计高级工程师,负责发动机结构强度设计与校核。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双碳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评价时间:2022-12-05

刘聚川

重庆交通大学

高级工程师

综合评价

该成果创新性的采用了三维摆盘连杆-活塞驱动模式、转子周向扫气工作模式、转缸错位工作模式和共架混合动力结构,构建了燃氢发动机的新型结构形式和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相对传统油改氢内燃机解决了逆火、爆燃的技术难题,并具有紧凑性好、功重比高、运行平稳的显著优势。研究团队技术实力雄厚,研究基础和技术储备扎实,已经进入工程样机验证阶段,优势明显、转化成功率较高。但该成果尚未完成性能测试,缺乏相关数据支撑,也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符合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未来市场空间大,符合当前政策要求,经济、社会效益大,转化成熟度比较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加速推进产品开发、测试,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协同,强化产业转化布局。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