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2015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以来,为实现海事执法人员不登船识别高硫油船舶的高效监管能力,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简称“天科院”)组建船舶尾气科研团队并设立相应的创新基金,开展在航船舶尾气遥测技术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江苏海事局、天津市科委和交委等的大力支持。
项目来源 立项时间 项目名称
院创新基金 2016 船舶大气污染物SO2非接触监测方法研究
天津市科委 2016 津冀港口群船舶尾气颗粒物排放对区域环境交叉影响研究
院创新基金 2017 京津冀港口群船舶尾气排放特征及迁移扩散规律研究
院创新基金 2018 基于嗅探法的在航船舶燃油硫含量遥测技术研究
院产业基金 2018 在航船舶尾气遥测站建设试点研究
天津市交委 2018 天津港在航船舶燃油硫含量遥测技术研究
天津市科委 2018 在航船舶尾气遥测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该项目在需求上对接我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政策,在技术上对标欧美控制区的先进水平。近三年的研究,通过各种实验证明了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并研发了装备样机,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于2018年在江苏苏通大桥建立全国首个试点,成功监测高硫油船舶300余艘次。2019年上半年,陆续在上海海事局和广东海事局的支持下建立试点。
创新性: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内的常规监管方式是登船检查燃油硫含量,该方式只能监管到靠港船舶,不适用于在航船舶;因此,排放控制区内港口以外的绝大多数区域都是监管的盲区。本技术和装备应用于航道周边或者海事巡逻船上,可用于对航行中的船舶燃油硫含量实施高效、精准监管。
发明专利:一种船用燃油硫含量嗅探估算法、一种适用于狭长航道的船舶尾气监测站选址方法;
实用新型专利:船舶尾气嗅探仪;
软件:船舶尾气监测系统——后台管理软件。
独占性:该技术是学科交叉创新,技术来自大气环保领域的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气象领域的风速风向仪、水运领域的船舶AIS接收器以及计算机领域的信号识别算法和管理平台,最终实现远程、无人化的连续监测监管。天科院是交通运输部水运领域部直属科研单位,该项目的承担部门是天科院环境科技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是遥感专业,具备行业优势和学科交叉创新能力。
盈利性:该技术和装备的应用能够为海事局提供嫌疑船舶清单,节省海事执法人员九成以上的无效检查,具有比较刚性的需求和盈利空间。
持续性 :欧美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早于我国10年设立,在技术的持续性上,天科院已经和欧洲该领域的专家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并加入到他们最新的研究项目中去,确保紧跟欧美的技术研究最新进展,引进和消化吸收。只要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持续存在,就需要依托该技术和装备建立船舶尾气监测站,并连续运行,依靠监测数据实施有效监管。该项目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先进性:原理与欧美的完全一致,且已在欧美推广应用;该技术和装备的创新主要是学科交叉、集成创新和实践经验积累,并不落后于欧美,该项目具备先进性。
替代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球的船舶供油数据全部公开且联网,可以基于大数据判断船舶是否及何时使用高硫油,另一种是所有船舶安装尾气在线监测系统,实施监测并广播尾气排放数据。这两种替代技术都需要国际海事组织IMO去推动,协调各利益相关国家和企业难度很大,近期无法实现。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