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通过实验室部分模拟热轧实验,分析轧制工艺参数(温度、时间、高压水除鳞过程、轧制参数、冷却工艺等)对不同钢种形成氧化铁皮的厚度、成分和形式的影响,氧化铁皮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并且与实际生产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细化各考核钢种氧化铁皮在轧制过程中的形成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加热制度、终轧温度、立辊辊形、冷却工艺、卷取温度等,形成稳定的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缺陷控制生产工艺方案。
(一)1500卷板板型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及应用
根据项目背景中所列出的1500mm热连轧产线存在的***以下薄规格Q235B及花纹板单边浪问题,研究内容如下:
现场板形控制现状调研与分析
提高产品板形质量,解决现场板形控制难题的前提是对生产设备的板形控制能力、工艺、产品质量有全面的了解,因而有必要对现场进行调研与数据采集。
成果亮点
1500mm热轧生产出现带钢氧化铁皮厚度不稳定(最厚时超过15μm),导致氧化表面缺陷频发,且在轧制生产时容易产生氧化铁皮剥落、凹坑、麻点、压氧等现象(图2),严重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由于带钢及轧辊横向温度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轧制过程稳定性,且容易造成边部黑线、洗不净等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表面质量。掌握目前产线的品种大纲及各自的占有比例、主要品种的成分、工艺规程参数(含温度)、设备力能参数、轧辊辊形参数、轧辊服役周期、轧辊磨损等,在此基础上建立1500产线专有的四辊轧机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和全流程温度及氧化生成预测模型,形成机型-辊型-模型一体化板型控制技术与热轧表面氧化缺陷控制技术及其配套的住哪里、论文等知识产权。
团队介绍
高效轧制与智能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我国第一批成立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将科研成果进行深度开发与工程化研究,以技术集成的形式在行业内和相关工业领域转移和推广。中心坚持“将科技成果进行技术集成与工程转化,形成可向企业推广应用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钢铁生产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目标,在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成套轧制工艺与设备,金属材料的品种开发与性能优化,节能减排与绿色化、材料在线表面检测技术和轧制过程的其他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2012年轧制中心在国家发改委“纪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20周年”的表彰活动中,荣获先进集体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奖”。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