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控制系统是影响机器人性能的关键模块之一。实现主控计算机对工业机器人的通信和控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成熟而有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需具备至少两个条件:开放性和模块化。前者采用开放的系统结构可以方便地更新和拓展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后者使得控制系统在硬件层面容易搭建,在软件层面结构清晰。开发通用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满足不同领域机器人控制的要求,对于提高和改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放性、扩展性以及灵活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成果亮点
采用PC架构工控机,体积小,运算能力强;
系统采用Win7/XP + RTOS,非实时任务放在Windows下面运行,实时任务运行在RTOS中,架构开放性好,方便进行扩展;
支持常用机器人运动指令、视觉抓取指令、流程及逻辑指令等,并支持同类型间运动指令的过渡;
具备机器人指令的二次开发功能,可以灵活的开发应用软件包;
具备多路网口,支持EtherCAT及TCP/IP通信;
具备CAN通讯,支持CANopen的DS301、DS402规范;
远程IO可扩展输入/输出/编码器/模拟量模块;
内置ModbusTCP通信协议,可以方便的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
采用更高性能的处理器,视觉软件可以同时运行在控制器中;
可应用于机器人分拣、装配等领域,配合视觉进行抓取。
团队介绍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校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增强。建校以来,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718项,其中国家奖82项,建有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8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 “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