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应用臭氧的VOCs生物处理工艺强化方法

应用臭氧的VOCs生物处理工艺强化方法

发布时间: 2022-11-17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其他智能设备制造
成果介绍
本技术成果创造性地提出增加紫外单元(会产生臭氧)或臭氧氧化单元作为生物法的前置单元,构建臭氧强化的VOCs生物处理工艺,此时气体中会含有一定浓度(一般小于300ppm)的臭氧,对后续生物处理单元中的微生物活性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臭氧浓度的精准控制,避免臭氧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能够控制生物膜的生长速度,避免生物填料床的堵塞。除了严格的工艺控制方法外,实现本技术的关键在于得到和应用耐臭氧的VOCs降解菌。
成果亮点
与废气的单一生物处理技术相比,耦合臭氧技术可提升工艺整体对难水溶性和难生物降解VOCs的处理性能和效果,同时提升生物处理工艺的长期运行稳定性。与同类VOCs废气生物处理工艺相比,本技术成果具有以下优势: 1.其他方法所使用的化学药剂通过喷淋液投加,分布不均匀。本技术成果通过气相投加臭氧,分布更加均匀。 2.其他方法所使用化学药剂对生物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本技术成果投加臭氧能在控制微生物生长速度的同时提升微生物的活性。 3.其他方法所使用的生物强化菌种均没有臭氧耐受性,而本技术成果由于菌种具有臭氧耐受性,工艺可前置紫外、臭氧氧化或其他化学洗涤工艺,VOCs去除性能显著提升,且后期运行更加稳定。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席劲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目前担任国际标准组织ISO TC142废气生物控制技术工作组召集人、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在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气体生物控制策略与技术等方向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100余篇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编写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6项,出版专著2部。负责主导项目研究工作。 团队核心成员:陆李超,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VOCs生物净化技术、生物除臭技术和微生物生态机制研究。参与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编撰工作等。目前,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多次进行口头报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中一作发表论文4篇,高被引1篇。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一项。负责项目生物除臭技术和微生物生态机制研究方面的研究工作。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濮阳国防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兵工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20

陈涛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博士

综合评价

本技术成果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以甲苯作为碳源生长繁殖,具有臭氧耐受能力的菌株。通过臭氧浓度的精准控制,避免臭氧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能够控制生物膜的生长速度,避免生物填料床的堵塞。技术创新性很强,且技术成熟,投资回报比较可靠。 在政策的推动下,废气治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制药、化工、喷涂、家具、纺织等行业,VOCs废气生物处理设备预计将迎来100亿级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巨大。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