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生态研学旅游是以青少年中全体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培养其绿色生活方式、生态理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由学校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生态研学旅游基地需要具有开展生态研学旅行的资源条件与接待设施,并有明确的活动场所和统一的管理机构,坚持公益性质,经主管部门批准,对中小学生具有实践性、教育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等、适宜开展生态研学旅行项目的自然保护地。
生态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应坚持公益性、生态性、普及性、教育性、实践性的基本原则。同时,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内容,科学预测风险、完善设备设施、健全制度建设、完备管理流程,确保研学旅行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鉴于此,本项目规定了生态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的原则、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研学体验要求、设施与服务。
成果亮点
1. 本项目确定了研学旅行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申报生态研学旅行基地应当是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旅游经营单位,且应当具有一定的接待规模,每年接待各类研学旅行者的人次比例不低于接待总人次的 10%。另外,本项目确定了研学旅行基地的场所条件、环境条件、安全条件、卫生条件。
2. 本项目确定了研学旅行基地运行的保障,主要包括管理机构、政策导向、利益相关者和合作要求。研学旅行基地应当结合培养对象、研学主旨、研学时间长短等分类体系,制订相应服务与管理方案。同时,研学旅行基地应当对进入基地之后团队进行分组,配置相应数量研学联络员、研学项目专员、卫生保健志愿者或随团医生。
3. 本项目确定了生态研学旅行教育体验和设施服务的具体内容。生态研学旅行基地应编制研学旅行解说教育大纲。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机构申请生态研学旅行基地的,应当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游客中心建设、完善服务体系。设施服务主要包括交通设施与服务、住宿设施与服务、其他设施与服务。
4. 本项目确定了综合接待体系和安全防范体系。
团队介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共同构成了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团队,包括1名院士,4名研究院,4名副研究员,7名教授以及中国生态学会副主任和组织部主管。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