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生物质能源多产品联产的关键菌株和工艺研发及产业化

生物质能源多产品联产的关键菌株和工艺研发及产业化

发布时间: 2022-11-14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作价入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
成果介绍
生物能源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秸秆、粪污、超期超标粮食等废弃生物质是生产生物能源的原料,我国每年总量约50亿吨,如其规模化利用每年可提供千万吨运输燃料和百亿立方生物天然气。《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发展生物能源等产业”,而生产企业在国家补贴优惠政策退出后在盈亏“生死线”上艰难运营。生物能源生产中存在催化效率低、工艺集成度低和废污排放大等瓶颈问题,菌株和工艺落后于美国、德国企业,是制约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 秸秆、粪污、玉米等生物质的化学组成差异大,开发与原料和产品匹配的菌株和工艺,实现生物能源及副产品联产,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难题。本项目以菌株基因工程选育和技术开发集成为核心,在菌株—工艺—绿色生产方面取得了突破,实现“污水零排,节能增效”的生物能源绿色化多产品联产,成果入选亚洲有价值研究”、“中国生物技术研究最佳成果”,2021年获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项目完成单位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生物质能源行业唯一的绿色工厂。
成果亮点
项目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创建了高效多基因编辑方法,发现了激酶调控菌株的新机制,构建的新酵母和梭菌产醇发酵浓度达到报道最高值,使发酵水耗节省30%以上;木霉新菌株纤维素酶生产强度340 FPU/L/h,降解秸秆性能达到全球工业酶主导企业诺维信同等水平;研发了基于发酵尾气气提循环和膜分离的集成技术,突破了工艺能效低的瓶颈,菌株和工艺应用于生物能源、菌剂等企业。 (2)开发了木霉菌预处理秸秆、发酵尾气循环和梭菌利用CO2的甲烷发酵增产新技术,实现CO2—酸醇—甲烷的二次生物转化,甲烷含量提升到70%,产气水平取得突破;研制了复合菌剂及其用于沼渣、秸秆等废弃物制备生物肥技术,实现原料分级利用及百万立方沼气/生物天然气和万吨级生物肥联产提质增产。 (3)开发了利用超期粮食的超高浓度发酵技术,建立了多参数代谢通量模型和在线分析方法,每吨乙醇蒸汽消耗由行业最佳水平***吨降至***吨,乙醇发酵浓度***% (v/v),比传统企业高25%以上,实现乙醇和DDGS饲料联产,DDGS品质由国标二级提高到一级;在30万吨装置实现拌料零补水和污水零排放,经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团队介绍
项目牵头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学校的工程学和化学学科领域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目前有9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低碳能源技术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19

孙孟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副主任

综合评价

本项目构建了高效新菌株,利用新菌株研发了高强度发酵及耦合集成技术,突破了工艺能效低的瓶颈,实现了菌株和工艺在生物质能源乙醇的规模化生产并联产DDGS饲料,实现了百万立方沼气/生物天然气联产万吨级生物肥,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