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东农1号紫花苜蓿

东农1号紫花苜蓿

发布时间: 2022-11-13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新品种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畜牧业
成果介绍
东农1号紫花苜蓿是东北农业大学草学学科团队带头人崔国文教授于2000年引进肇东苜蓿、龙牧803、公农一号、敖汉苜蓿、新疆大叶、润布勒、和平和阿尔冈金8个紫花苜蓿品种,通过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大叶片、高蛋白质含量、耐寒、高产苜蓿新品种。2017年7月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号516。
成果亮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直根系,主根明显,侧根发达。茎秆直立整齐,光滑具棱,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70~120cm,高者可达187cm。羽状三出复叶,叶片肥大而集中,椭圆形,略带波纹状,稍有白色粉末。在现蕾期至初花期前,叶片明显大于其他品种。总状花序短,腋生,有花20~30朵,蝶形花冠浅紫色。荚果螺旋形,一般2~4回,内含种子2~5粒。种子肾形,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 生物特性:春季返青较对照苜蓿品种晚3~7天,前期生长稍缓慢,当株高15~20cm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4月中旬返青,6月中旬初花,7月上、中旬结实,生育期110d左右。耐寒性强,在黑龙江省最北部越冬率大于95%。在土壤***~***,土质中性疏松的黑钙土或壤土地块种植,丰产性和大叶片性状优势明显突出。喜水,现蕾期至初花期灌水,可明显提高产草量和质量。
团队介绍
东北农业大学草学教育发展始于1950 年,广阔丰美的松嫩羊草草原和三江小叶章草原孕育了草学学科的诞生并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不竭动力。2005 年成立草业科学专业,2011年晋升为一级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学科有两个优势特色方向,师资队伍28 名,其中教授11 名,45岁以下人员占***%以上。每年招收研究生15-20 人。学科在2 个国家级平台、5 个省级平台和3个野外教学实验实习基地支撑下,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 项,发表论文146 篇,获奖9项,出版教材9 部,培育新品种2 个,新品种转化面积22 万亩。 东北农业大学草学学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势,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学科带头人崔国文担任国务院第七届草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美国普渡大学、日本新泻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及加拿大、挪威等国家的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人员往来和学术交流。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草地资源与生态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草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16

姜丽丽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副研究员

综合评价

东北寒地黑土农区原生植被大部分为草甸草原,受气候变化及不合理利用等因素影响,近几年黑土资源流失退化严重。以黑土地力恢复和优质饲草高效生产为目标,采用农区专用苜蓿新品种“东农1号”等措施,与传统模式相比,苜蓿年刈割次数明显增多,黑土退化修复效果明显。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