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胞治疗为代表的再生医学逐渐成为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应对药物治疗难于见效的复杂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目前不论是国外上市的干细胞产品还是国内用于临床试验或研究的干细胞产品,其生产工艺大多依赖于传统二维人工培养。其人工成本高、生产空间需求大、批次间差异及质量不稳定等客观问题,制约着该产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需求,亟需一种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的细胞制备工艺,来满足干细胞药物产业化过程中对细胞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从而促使干细胞药物的开发真正实现产业化。
3D FloTrix自动化扩增工艺技术专为大规模干细胞生产制备所设计,提供了一套系统、完善的解决方案。3D FloTrix细胞扩增工艺通过核心专利产品3D FloTrix细胞扩增套装(包含3D TableTrix细胞微载片及3D FloTrixDigest 裂解液组成)及自主研发的3D FloTrix生物反应器,实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大规模扩增培养,较传统人工2D的细胞培养可节省约90%空间、90%人力、50%试剂耗材、50%时间成本,实现定制化、规模化、智能化细胞生产制备。
1)3D微载体药辅级别,GMP级生产,物化性质精确可控;三维培养仿生模拟体内微环境(低氧,灌流等);
2)定制化3D扩增工艺及生物反应器实现大规模培养;
3)降解微载体温和收获细胞,实现干细胞完全收获;降解后载体无残留,细胞活性高;
4)可实现干细胞+微载体原位液氮冻存,便于细胞库建立;
5)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无批次间质量差异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单批次可实现1012量级;
6)3D FloTrix自动化扩增工艺技术专为大规模干细胞生产制备所设计,较传统人工2D的细胞培养可节省约90%空间、90%人力、50%试剂耗材及时间成本,真正意义上实现定制化、规模化、智能化细胞生产制备。
杜亚楠: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生医系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青年学者。整合生物材料、细胞 / 组织工程和微纳技术等领域形成了微组织工程这一独具特色的交叉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为应用微纳加工技术结合生物材料和细胞生物学构建精确可控、具有仿生结构和功能的 3D 微尺度组织为细胞 / 组织工程 , 再生医学以及药物筛选和病理研究提供新型工程手段和解决方法。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主持6项国自然项目,2项国家重点专项项目。
刘伟: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博士后,三维干细胞大规模培养扩增及微组织再生治疗技术的主要发明人。具有长达10年的干细胞三维大规模扩增与微组织再生治疗相关技术的研发与转化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48项。
鄢晓君: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专业。2012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工程本科;2012-2018年,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具有细胞三维培养,组织工程及药物筛选领域长达6年的研发经验,发表SCI论文4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军工安防与应急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兵工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10
综合评价
该成果通过核心专利产品3D FloTrix®细胞扩增套装及自主研发的3D FloTrix®生物反应器,实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大规模扩增培养,对传统细胞药物、再生医学行业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技术创新性很强,且技术成熟,投资回报比较可靠,目标市场处于成长阶段,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优势明显。
现阶段,需寻求下游干细胞企业及临床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基于某种局部治疗型疾病的特定干细胞的3D微组织新剂型,共同推进临床试验的验证。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