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γ-内酰胺酶的重组毕赤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包含(+)γ-内酰胺酶基因的重组质粒,(+)γ-内酰胺酶基因经在591位点经密码子偏好性调整后在序列两端添加EcoRI限制酶切位点和NotI限制酶切位点,且在3’端加上六个组氨酸标签。所述重组毕赤酵母菌是以巴斯德毕赤酵母菌为表达宿主,包括所述重组质粒。产(+)γ-内酰胺酶的重组毕赤酵母在发酵生产(+)γ-内酰胺酶中的应用。与原核表达载体相比,采用酵母为表达载体的(+)γ-内酰胺酶的产酶量提高了58%。
成果亮点
2-氮杂双环[2,2,1]庚-5-烯-3-酮(简称(-)γ-内酰胺)是合成治疗hiv和疱疹病毒的抗病毒的碳环核苷类药物阿巴卡韦及抗流感的碳环核苷类药物帕拉米韦等的关键碳环功能团中间体。光学活性化合物的化学法合成,步骤多,成本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应用。相比化学合成方法,生物法具有产物手性(-)γ-内酰胺的光学纯度高,作为催化剂的γ-酰胺酶易于获得,条件温和,污染小等优点。能够水解拆分消旋伽马内酰胺的酶被称为伽马内酰胺酶,此类酶属于酰胺酶,其中(+)γ-内酰胺酶能高效拆分外消旋体γ-内酰胺,获得光学纯度高的手性(-)γ-内酰胺。
目前对(+)γ-内酰胺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研究比较深入,对其在毕赤酵母中诱导表达的研究较少,主要受(+)γ-内酰胺酶外源基因序列容易被真核生物本身存在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不能在真核表达载体中正常表达。
团队介绍
河北省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是河北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全院占地***万m2,建筑面积***万m2,总资产***亿元,固定资产***亿元。院机关设有8个处室,下辖地理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能源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激光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和机电一体化中试基地(机电研究所)等8个研究开发单位。全院共有职工7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53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170余人,博士31人,硕士98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河北省“百人计划”(省政府特聘专家)2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5人、第三层次人选41人。
近年来,省科学院先后承担了“863”、“973”等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基金课题430余项,取得各类科研成果 148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97项,授权发明专利100项、软件著作权85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