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发泡聚丙烯珠粒(expanded polypropylene, EPP)材料近几年来异军突起,成为发泡聚丙烯 家族中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附加值高的新材料。EPP是以聚丙烯为主体,二氧化碳作发 泡剂,通过反应釜发泡而制得的初级形态倍率的泡沫珠粒,初级发泡EPP可通过二次发泡、 三次发泡等多次发泡,进一步模塑工艺成型制备形状复杂的低密度制品。目前,珠粒发泡制 品是同时实现非常低的密度(达到聚合物密度的百分之二)和一个相对自由形状的唯一选择。 EPP不仅能够满足节能环保领域对低能耗、可回收应用的需求,能够突破现有其它主流发泡 材料的应用瓶颈,而且有利于实现功能化,应用于超轻、超刚材料,阻燃材料,隔热、导热、 磁、电(阻、导)等领域。
成果亮点
聚丙烯发泡材料与其他发泡材料制 品相比,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以及大大优于发泡PS、发泡PE的环境友好性;同 时由于聚丙烯分子链上含有α氢及大量不稳定的叔碳原子,在光照作用下容易发生分子链降 解反应,这使材料具备自然光降解的特性。正是基于聚丙烯泡沫塑料不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 能和热性能,而且具有可回收、可降解等优异的环保性能,发泡聚丙烯成为了一种极具市场 前景的新型环保泡沫塑料,更是未来有潜力替代PS发泡材料的材料之一。在国务院发布的 《中国制造2025》中,对于新材料产业总体规划中高分子材料发展重点方向之一就是发泡聚 丙烯的生产技术及应用。
团队介绍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7月启动筹建,2009年11月30日通过共建三方验收并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管理序列的国立科研机构。
青岛能源所通过实施“人才系统工程”计划,已经组建了30多个创新研究组,建设了一支富有朝气、创造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并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有全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23人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省部级人才计划专家112人次,包括中科院人才计划专家59人次、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专家18人、山东省杰出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其他人选23人次。
宫瑞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