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第二代生物柴油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弥补我国化石能源短缺,助力 CO2 减排的重要的可再生燃料。目前的商业化生产工艺是以生物油脂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 器中利用负载型过渡金属硫化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脱氧。由于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高 温高压下会破坏硫化物表面活性物种和催化剂载体结构,导致催化剂失活,使现有产业化装 置很难长期运行。
本技术提出的悬浮床-固定床耦合加氢工艺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悬浮床加氢具有 原料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所有油脂原料的要求,原料经过简单脱除机械杂质后即可使 用。反应过程中,原料中的胶质可以有效脱出,省去了脱胶预处理环节。此外,油脂原料在 该过程能够脱除80%以上的氧原子,生产的水会随着胶质一同分离出去,从而显著降低了后 续固定床加氢催化剂的失活速率,而悬浮床加氢过程使用的催化剂为均相催化剂,通常一次 性使用,不用考虑生成水的负面影响。因此,相比于传统的固定床工艺,悬浮床-固定床组 合工艺过程简单,原料适应性强,非常适合第二代生物柴油的规模化生产。
成果亮点
1. 油脂原料转化率≥98%,脱氧率≥98%,柴油组分收率≥75%,和国内外现有技术相比, 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原料适应性(特别是地沟油、酸化油等废弃油脂)和柴油收率,催化剂平 均寿命增加约30%-40%。
2. 实现了废弃油脂原料的高效转化,所得产品的密度~*** g/cm3 ,十六烷指数接近100, 硫、氮含量均小于5 μg/L,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第二代生物柴油出口欧盟标准。
团队介绍
陈松,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二级项目负责人。1987年-1991年于天津大学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2003年在中石化直属研究院FRIPP,从事加氢工艺与工业催化剂技术开发,并任研发部门主管。 2002年-2007年 于浙江大学化工过程与技术专业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2011年于加拿大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做博士后,后工作于国家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NICE,资深研究员,从事焦油加氢提质与催化剂的研究。2013年-2015年 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化工事业部,任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级)。2017年1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任研究员、二级项目负责人。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