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广谱肿瘤分子靶向放射性新药—18F标记黄连素衍生物

广谱肿瘤分子靶向放射性新药—18F标记黄连素衍生物

发布时间: 2022-11-0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作价入股
成果类型: 新品种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本项目通过研究发现黄连素——一种从小檗科植物家族中提取的苄基四异喹啉类生物碱,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包括抑制线粒体复合物I和与腺嘌呤核苷酸转运蛋白相互作用等,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已成为一种优良的抗肿瘤治疗靶标。黄连素似乎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包括结肠癌、前列腺癌、胶质母细胞瘤、胃癌、表皮样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口腔癌、舌癌、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利用黄连素对肿瘤细胞线粒体的高度靶向性特性,用放射性释放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标记黄连素衍生物可完成活体肿瘤的靶向分子显像;用释放α离子或β等射线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该黄连素衍生物,利用黄连素衍生物自身的抗癌活性和放射性核素释放射线的辐射损伤生物学效应,可实现对肿瘤的化学-放射双重治疗。 本项目首次成功合成新的黄连素衍生物并完成18F标记,形成一种新分子——18F标记黄连素衍生物;运用PET/CT技术,初步实现了18F标记黄连素衍生物(新分子)的新用途——活体荷VX2瘤兔的肿瘤靶向分子显像,具有创新性。
成果亮点
本项目最大的技术亮点在于开发新型非18F-FDG肿瘤靶向显像诊断药物提高临床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能力,解决F-FDG PET/CT肿瘤显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给临床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巨大的挑战。18F标记黄连素衍生物PET/CT显像有可能克服18F-FDG PET/CT肿瘤显像的以下不足:1)肿瘤诊断及分期:可有效探测多种肿瘤,包括18F-FDG摄取低或不摄取的许多分化良好的低级别肿瘤,避免18F-FDG PET/CT肿瘤显像出现的假阴性结果;2)炎症、感染性疾病与肿瘤的鉴别诊断:前期研究显示炎症病灶摄取18F标记黄连素衍生物极低,可望有效鉴别诊断炎症、感染性疾病与肿瘤,避免18F-FDG PET/CT肿瘤显像出现的假阴性结果。很有希望建立完全不同于目前最成熟的18F-FDG PET/CT肿瘤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新的技术标准,大大降低用于肿瘤患者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费用。 此外,极有可能开发出一类肿瘤广谱的化学-放射双重治疗的靶向放射性新药。
团队介绍
范成中,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2002年经国家教委选拔后派往加拿大作访问学者,2003-2004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作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分子显像和肿瘤靶向治疗”—肿瘤多药耐药基因显像及肿瘤放射免疫治疗两项研究工作。曾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教委博士学位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多项研究。在放射性药物靶向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放射性果糖类似物诊断和治疗乳腺癌的基础研究(第一主研)、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的基础研究及新型99mTc-席夫碱醚官能基膦心肌灌注显像的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现主要从事临床核医学显像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核医学分子显像及肿瘤的靶向治疗。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天府大道科创走廊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15

雷娟

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

助理研究员

综合评价

该项目的成果技术创新性较强,但未提供更多的技术数据,难以判断其技术成熟度。 该项目对标的18F-FDG用于肿瘤诊断的市场目前仅有数亿元,但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整体市场前景可期。除产品技术实力外,该产品的放量更依赖企业的运营能力,新进企业扩展市场难度较高。 建议在项目团队披露更多数据后再决定是否投资。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