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罗非鱼的养殖量和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一,但种业发展相对滞后,优良品种和苗种缺乏问题突出。针对罗非鱼育种技术落后、生长速度慢、繁殖力弱、综合性能差等问题,本项目创新了罗非鱼性别控制育种技术,系统开展了罗非鱼专门化品系及其配套系育种工作,并繁育苗种进行示范推广,推动了罗非鱼种业进步和产业发展。
1. 创新了罗非鱼性别控制方法,实现了罗非鱼性别的完全控制,转性鱼具有正常繁殖能力,解决了罗非鱼性别控制不稳定、转性鱼繁殖力下降等问题。
2. 应用性别控制育种技术,优化育种流程,加快了罗非鱼遗传改良进展,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应用性控育种技术,实现了生长性状的早期选择,在罗非鱼选育中,选择强度(***)比传统方法提高19%~59%,遗传改良进展提高9%~15%;在亲本繁育中,选择反应提高73%,减少鱼种淘汰70%,工作量降超90%,亲本均重提高12%~18%、变异系数降低21%~30%,商品系长速提高3%~6%。
3. 选育获得了主选性状突出的专门化品系,杂交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配套系,经济性能显著提高。选育获得的吉富罗非鱼伪雄快长专门化品系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提高了***%
1. 解决了罗非鱼遗传改良进展慢,育种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建立了罗非鱼性别控制育种方法,实现了性别可控的吉富罗非鱼(XX♀×XX♂)、奥利亚罗非鱼(ZZ♀×ZZ♂)繁育,获得单性罗非鱼,实现了生长性状的早期选择,加快了遗传改良进展,降低了技术难度和劳动强度。在罗非鱼选育和繁育中应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其他水产动物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2. 突破了杂交罗非鱼繁殖力弱、生长速度慢、雄性率不稳定等难题。
创建了伪雌奥利亚罗非鱼(ZZ,♀)×伪雄吉富罗非鱼(XX,♂)奥吉杂交育种技术,杂交亲和力大幅提高,奥吉杂交罗非鱼的长速、繁殖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雄性率为100%,突破了传统奥尼罗非鱼生长速度慢、繁殖力低、雄性率不稳定的难题。
3. 实现了罗非鱼多个经济性状的综合改良,育成了综合性能优良的杂交配套系。
创新应用罗非鱼专门化品系配套系杂交技术,培育目标性能突出的专门化品系,进行配套系杂交选育,有效聚合了优良性状,获得了杂种优势,商品系一致性好,遗传变异度小,不同系间杂交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实现了罗非鱼多性状综合改良,缩短了育种周期,且有利于保护种质产权。
广西特色淡水鱼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建于2010年(2010_2020年成称罗非鱼创新团队),致力于罗非鱼、禾花鲤、田螺等广西特色水产品种良种选育研究,及其种质资源保存、亲本培育、苗种繁育与供给、稻鱼综合种养技术研究。7年以来,南繁育种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禾花鲤种群遗传资源分析和生长性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罗非鱼高产耐寒专门化品系制种技术中试与示范》、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课题《禾花鲤主要功能基因的挖掘和高产型新品系的选育》及《田螺稻田生态养殖技术创新与示范》等科研项目25项。共计发表论文1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编制广西地方标准4项;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团队现有科研人员11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硕士4人,其他工作人员3人。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水产养殖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水产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08
综合评价
该成果针对罗非鱼育种技术落后、优良品种缺乏问题,收集罗非鱼种质资源,建立性能评价选择方法,创新研发罗非鱼选育、保种、繁育技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罗非鱼育种技术体系。项目在罗非鱼育种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成果的应用促进了罗非鱼种业的进步,选育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罗非鱼杂交配套系,进行了示范推广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可在我国罗非鱼主产区大范围推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