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晚播冬小麦增密保苗抗逆稳产种植方法,包括:增密种植,根据小麦播种日至越冬期前的总积温量确定播种量,并根据播种量确定小麦种植间距;采用纳米碳溶胶和甘油分别进行种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包衣处理。本发明根据冬前积温量确定种植密度提高了播种量与播期匹配的精准度,避免播种量依靠经验推测的盲目性;通过改变行距构建合理的密植群体结构,缓解密植小麦生育前期群体拥挤、后期株型紧凑行间漏光造成收获穗数低的问题;利用碳溶胶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提高低温条件下小麦萌发出苗速率,甘油进行种子二次包衣,缓解极晚播小麦吸水后萌发出苗时间过长造成的粉种现象。实现了小麦极晚播节水稳产,并为夏玉米籽粒低水分机收收获提供保障。
晚播(播种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小麦萌发和出苗处于低温逆境下,严重影响发芽率和植株生长速率,导致收获穗数和物质生产量下降,产量降低。本技术的小麦极晚播避开了冬季低温和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调整行距构建合理密植群体,利用5‰大分子碳溶胶和1%甘油进行种子二次包衣处理,在出苗、分蘖和拔节期采用滴灌进行肥水管理,灌浆期抗干热风处理,保证了本发明小麦较高的产量,同时减少底墒水和越冬水灌溉,实现小麦极晚播节水稳产,并为夏玉米籽粒低水分机收获提供保障。本发明保证了小麦较高的产量,同时减少底墒水和越冬水灌溉,实现小麦极晚播节水稳产,并为夏玉米籽粒低水分机收收获提供保障。
技术团队现有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博士后1人,其他职工6人以及在读研究生10人。团队致力于玉米生产系统气候-土壤-作物协同优化理论及高产高效调控技术研究,目前累计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5项,出版专著2部。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2-12-01
综合评价
本发明在保证小麦较高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底墒水和越冬水灌溉,实现了小麦极晚播节水稳产,并为夏玉米籽粒低水分机收收获提供保障,节省了水资源,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了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