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 2022-11-01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材料技术
成果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包括:设置成螺旋形的柔性管道,以及填充在所述柔性管道中的液态金属;所述柔性管道的内径横截面尺寸为1mm~4mm;所述柔性管道的两端与PCB板连接。本发明采用毫米级大尺寸的柔性管道,并在柔性管道中注入液态金属,从而制成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在不影响电感值的情况下,增大了线圈的横截面,降低了线圈的直流电阻,大幅提升充电效率,减少因发热产生的能量消耗;此外,本发明的液态金属充电线圈柔性好,易弯曲折叠、方便携带、造价低并且还可回收,适用性强。
成果亮点
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无线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无线充电器分为两个主要核心部件,一是电路模块,起变压,整流,滤波,变频,提供电源等作用,另一个核心部件为平面螺旋电感线圈,通入交流电产生感应磁场,接收模块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为用电装置(手机)充电。但是传统的无线充电采用铜线为电感线圈,虽然可以达到基本的充电需求,但铜线较坚硬,需要的空间大,不易携带,且较难循环利用,回收处理十分复杂且造价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所。而现有存在的微流道液态金属线圈虽然也是运用液态金属,但是其充电效率极低,远远没有起到充电的作用,大大限制了无线充电线圈的实用性。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中传统的铜线圈不易携带,且较难循环利用;而微流道液态金属线圈充电效率极低等问题。
团队介绍
深圳大学,2021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7亿元;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5项,立项数连续五年居广东省第2位。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处于广东省高校前列。SCI收录论文6304篇,SSCI收录论文782篇。2021年获专利授权100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09项。《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在2018年、2020年连续获评“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每两年评一次),2021年荣获第七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称号;《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