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多用途宜机收高产优质绿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多用途宜机收高产优质绿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发布时间: 2022-10-28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品种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
成果介绍
针对生产上绿豆品种退化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不高、抗逆性差、栽培技术手段落后、极度缺乏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与技术等问题,制定以高产、优质、宜机收为主要目标,运用系谱杂交育种法,实现优良基因重组,利用分子标记精准鉴定筛选目标后代,通过高产和广适性鉴定,机械化收获试验、品质检测、商品性和加工特性鉴定评价,经多年连续定向选育出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绿豆新品种晋绿豆8号、并绿9号,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委员会认定。晋绿豆8号为豆芽专用品种,豆芽产量高,外观白嫩,芽体粗壮,口感清脆爽口,有甜味,不烂芽,比普通绿豆生豆芽增产5%以上;并绿9号突出特点是功能成分含量高,抗根腐,耐盐碱。两品种共同特点:①高产、优质、广适,抗病性好,商品价值高,符合出口标准。②茎秆直立、抗倒、结荚集中、成熟一致,适宜机械化收获。
成果亮点
①确定了以多用途宜机收和高产稳产并重的育种目标,选用特点突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亲本材料;②创新了人工杂交的新技术新方法,使绿豆人工杂交成功率由原来的 50%提高到83%;③运用多种育种方法,将高产、优质、农艺性状优良等基因相结合,创新出多用途、宜机收的绿豆遗传背景材料,育成了国内第一个芽菜生产专用绿豆品种,丰富了我省乃至我国绿豆芽菜加工型品种资源。④创新品种推广模式,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西省各级项目为支撑,研发高产栽培技术,制定地方标准,以点带面,试验、示范、推广同时进行。目前已推广到全国河南、河北、吉林、安徽等9省市,仅2019年-2021年累计推广***万亩,增产绿豆***万公斤,新增经济效益达***亿元。
团队介绍
张耀文,二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豆体系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执行专家组成员;山西省小杂粮学会副会长;山西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荣获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山西省青年科学家称号、荣立三等功1次。长期从事食用豆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948”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豆体系、农业部行业科技专项以及省重点研发项目、成果推广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选育出山西省审(认)定绿豆新品种10个,小豆新品种3个。获得授权专利11项;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制定山西省地方标准5项。完成科技成果评价3项,达国内先进及以上水平。在整个项目的设计、规划、实施过程中贡献突出。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沁农作物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作物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14

张耀文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二级研究员

综合评价

该成果属于自主创新,品种特点突出,高产优质广适宜机收,功能成分含量高,适宜生豆芽,生产的豆芽产量高、芽体粗壮白嫩,无豆腥味,市场前景好,引领绿豆产业进入机械化生产新时代,技术创新性强、成熟度高、竞争力强,投资回报比较可靠。 另外,因不同年份、不同区域土壤环境、气候、温度等不定因素变化带来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进一步在品种抗性及加工特性上进行研究。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