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低品质纱线的高品质再造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

低品质纱线的高品质再造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

发布时间: 2022-10-27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
成果介绍
该项目成果针对后加工摩擦剧增纱线毛羽数量和长度、严重消弱新型环锭纺纱优势等矛盾性技术问题,采用定向伸展缠绕毛羽纤维,避免纤维聚集形成纱疵,廉价生产高光洁纱线,优化纱体外壳结构,提高纤维利用率和产品外观。同时,针对短纤纱内部结构成形缺陷及优化难度,采用牵伸抚顺式改善短纤纱结构,优化纱体骨架结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低品质纱的高品质再造加工技术,并研制出相关的技术装备。
成果亮点
成果实现了四大创新点:1)纱线再造速度高达 600-800m/min, 突破了高品质、高速度纺纱生产速度极限;2)采用品质差的多毛羽普通环锭纱作为加工对象,对纱线表面的多毛羽纤维(占纱体重量的 12-15%)进行螺旋式涡流包缠成型,从而获得具有环锭纱骨架、涡流纱壳体的高强光洁耐磨纱线,特别适用于多毛羽羊毛纱、苎麻纱等难纺纤维纱线的结构再造处理;3)改变了“高品质纱必须高品质纺”,为高速纺、随意纺保驾护航;高速纺纱、随意普通纺纱,成本低、效率高,但成纱品质低、毛羽多,恰恰为本技术提供了优良的加工对象。4)无论纱线经过多久、多剧烈的摩擦之后,在纱线最后将要进入织物之中时,才对纱线进行再造处理成型;这样处理后的纱线直接进入织物,织物立马体现出纱线处理带来的效果,将实施效果最有效地固化到终端产品中,解决现代纺织流程残酷破坏纱线品质的痛点问题。
团队介绍
武汉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先进纺纱织造及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纺织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产业链共性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现代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近几年,承担了航空航天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973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国际羊毛局合作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项目及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近百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其他省部级及行业奖励60余项,形成了紧密服务国家战略和纺织产业的创新特色,为人才培养发挥了极大的引领作用。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高技术纤维与现代纺织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15

白濛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科技发展处处长

综合评价

通过采用品质差的多毛羽普通环锭纱作为加工对象,对纱线表面的多毛羽纤维(占纱体重量的 12-15%)进行螺旋式涡流包缠成型,从而获得具有环锭纱骨架、涡流纱壳体的高强光洁耐磨纱线,特别适用于多毛羽羊毛纱、苎麻纱等难纺纤维纱线的结构再造处理;改变了“高品质纱必须高品质纺”,为高速纺、随意纺保驾护航;高速纺纱、随意普通纺纱,成本低、效率高,但成纱品质低、毛羽多,恰恰为本技术提供了优良的加工对象。无论纱线经过多久、多剧烈的摩擦之后,在纱线最后将要进入织物之中时,才对纱线进行再造处理成型;这样处理后的纱线直接进入织物,织物立马体现出纱线处理带来的效果,将实施效果最有效地固化到终端产品中,提高纱线质量。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