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港珠澳大桥所处海洋大气环境易诱发桥体结构中的钢结构、焊接部位、受力结构等处形成腐蚀损伤,对桥梁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桥体跨度大、结构复杂、易腐蚀区域多、分散大、腐蚀程度不一等实际问题,与当前桥梁检测尤其是桥梁底部检测作业大部分采用人工方法,有很大的供需矛盾。桥梁整体维护维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仍有较大的困难,同时也会形成巨大的成本开支。
混凝土结构表面缺陷图像智能识别系统是一种集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图像处理、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方法的智能检测技术。该技术可实现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表面缺陷的定位、定类、定量以及定级的表征,进而实现对桥梁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价。与传统人工定检的方法相比,该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范围广、检测精度高、桥梁状态实时监测等优点,为桥梁实现智能定检、开展预知养护提供决策支持数据。可实现如下功能:
桥梁混凝土表面裂缝、麻面、蜂窝、剥落的识别。
桥梁混凝土表面裂缝、麻面、蜂窝、剥落的量化和等级划分。
桥梁实时状态的监测以及健康状态评估。
成果亮点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混凝土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并在工程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的差异、混凝土构造物使用的环境等原因而产生的混凝土表面缺陷时有发生。混凝土构件的外观缺陷,不仅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外观效果,还可以反映出混凝土的内部质量,因此,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切实解决。
性能指标:
识别混凝土结构表面细微裂缝和麻面、蜂窝、空洞、剥落、磨损、露筋等缺陷(线性缺陷宽度大于等于***,斑块面积大于等于2mm×2mm),排除析白、划痕、拼缝和水渍等干扰物。
检测速度平均达2s/张(1亿像素)。
成果亮点:
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2. 技术先进性:国内先进,实现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表面缺陷图像智能检测。
团队介绍
阳建宏,教授,博导,金属冶炼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副主任,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副主任兼大安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长期从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相关科研工作,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018获全国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
成果资料
路演文件
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