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内放射治疗性能的可视化单分散栓塞微球,该栓塞微球由聚合物微球和放射性核素组成,所述放射性核素通过化学键连接在聚合物微球上,所述聚合物微球的基体材料为光引发聚合的可降解聚合物,所述放射性核素为碘‑131、碘‑129、碘‑125、钬‑166、镥‑177、铼‑188或者铟‑111;该栓塞微球的粒径为20~100μm,该栓塞微球的粒径的变异系数不超过5%。本发明同时实现了栓塞微球在体内的可降解和可视化,并提高栓塞微球的单分散性,可减小误栓的可能性并有利于术后监控及评价。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简化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内放射治疗性能的可视化单分散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内放射治疗性能的可视化单分散栓塞微球,该栓塞微球由聚合物微球和放射性核素组成,放射性核素通过化学键连接在聚合物微球上,聚合物微球的基体材料为光引发聚合的可降解聚合物。由于该栓塞微球的基体材料是可降解聚合物,在体内可降解,有利于二次栓塞,可避免栓塞材料在体内长期存在造成慢性炎症,引起组织损伤以及导致侧支循环的产生。同时,该栓塞微球上标记了放射性核素为碘‑131、碘‑129、碘‑125、钬‑166、镥‑177、铼‑188或者铟‑111,使得该栓塞微球可在DSA或CT下显影,实现了可视化,有利于术后监控及评价。该栓塞微球的形貌均一、球形度好,单分散性好,其粒径的变异系数不超过5%,可解决现有栓塞微球因尺寸不均一而不利于预测微球的运动轨迹以及容易造成误栓的问题。
本项目依托四川大学科研团队,该团队包含有教授、副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项目负责人巨晓洁,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资助项目“生物医用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骨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天府大道科创走廊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22
综合评价
该成果由微流控制备微球和放射性核素负载技术相结合,达到栓塞和射线杀死肿瘤的双重作用,对肿瘤的精准治疗有巨大的引领作用,技术创新性很强,且技术成熟较高,该市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产品竞争不明显,各个企业之间还不到谈竞争的时候。
产品涉及到生物医药及核医药,并且目前已经按照药物方式申报,周期较长,风险较大。同时产品设计核医药,需要国家多个部位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相关的核资质进行审批,周期较长,初期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但回报率大。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行业刚刚起步,未来市场想象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较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核素相关资质的申请,强化药物相关人才配备,强化资金的连续性。
查看更多>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2-10-25
综合评价
本技术能实现很好的社会效益, 建议推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