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赤眼蜂工厂化繁育为核心技术,以“异卵双蜂”混合赤眼蜂防 治水稻二化螟技术为示范推广重点,繁育优良的赤眼蜂生防产品,建立核心区、示范区,带动辐射推广区,结合田间观摩、技术指导、专家技术咨询、 发放明白纸或实用技术手册、讲座培训、手机APP线上线下平台等途径,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示范区为依托,科研、推广和农民共同完成的成果转化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大面积推广应用,解决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技术难题,为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提供新途径,为生物防治农业害虫及绿色有机农业提供有利的生防产品及技术支持。
此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保障我省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安全,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赤眼蜂课题组现有成员21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7人,本科3人,是黑龙江省最早对天敌昆虫进行系统研究的部门,多年以来,一直从事对天敌生物防治技术理论和规模化繁育的研究与创新工作,自主研发的赤眼蜂工厂化繁育及防治水稻二化螟核心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截止目前,累计投入与该成果相关的科研项目经费120余万元。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3-11-14
综合评价
技术前景广阔,具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要求。
查看更多>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黑龙江科技服务团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评价时间:2022-12-06
综合评价
目前,工厂化繁育赤眼蜂主要通过中间寄主来进行繁育。国内除了用柞蚕卵(大卵)和米蛾卵(小卵)作为工厂化繁育赤眼蜂中间寄主外,也有尝试用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寄生卵大量法治赤眼蜂。但从生产成本、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上而言,利用米蛾卵或柞蚕卵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工厂化繁育赤眼蜂需在规模化生产的主要环节配备特制机具,如在接蜂、产卵等环节以传送带相接,在产卵室与发育室等采用人工气候自动控制模式,并实行无菌操作,在整个流程中基本上形成一条以机械为主的赤眼蜂繁殖生产线。其主要的生产环节包括峰种的采集与选育、复壮、冷藏、扩繁,中间寄主(米蛾)的饲养、收集、净化,接种繁育,暗室产卵,选卡、制卡等过程,生产后进行田间示范应用、商品蜂增值、制作成品蜂卡、包装。
查看更多>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2-11-23
综合评价
在赤眼蜂田间释放应用技术中,要根据靶标害虫的寄主作物及环境特点来设计放蜂装置。例如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在防治玉米螟和二化螟时,在考虑了玉米的植株生长特点和水田的环境特点,采用盒式放蜂器和球形放蜂器进行赤眼蜂释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赤眼蜂的田间释放,一定要把握好释放时间,需要对靶标害虫的发生动态进行精准测报,确定最佳的田间放蜂时机,这样才能发挥更高效地防治作用。总之,赤眼蜂在害虫防治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其工厂化繁育及其无人机田间释放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查看更多>